“不急!赫爾先生,我相信丘吉爾首相最終會理解您的一片苦心,我們有的是時間,我們可以暫停談判,慢慢等待,不是麼?”
丘吉爾對軍火的要求並沒有拒絕,對英美的軍火銷售可以繼續,不會影響到吳克賺錢大計,因此他特意將“慢慢”兩個字拉長,顯得很是悠閑。
“不!不!將軍閣下!英國完蛋了,對我們並沒有好處,丘吉爾也許就是看中此點,才會有如此不合時宜的想法,不過,我相信羅斯福總統會勸說這個頑固的家夥做出讓步的,將軍閣下,我們隻需要一點點耐心就可以!”
好不容易得到中國願意讓退役軍人,以雇用兵形式配合美國誌願部隊出兵東南亞,這不僅對英國有幫助,更重要的是還能維持美國在菲律賓以及亞太地區的利益,赫爾當然不願意因丘吉爾的頑固而失去機會,因此極力勸說吳克繼續談判。
“那好!赫爾先生,我們就在這等貴國總統的好消息。”
赫爾最終沒能等到羅斯福的“好消息”,對所謂“大英帝國利益”充滿狂熱的丘吉爾,雖然急需美國和中國的幫助,卻不願意放棄自己在東南亞的任何利益,即使這些“利益”已經在日軍瘋狂進攻下,已經日益成為敵人的“利益”。
丘吉爾以及其一幹參謀、顧問一致認為:從戰局做最壞估計,德軍占領英國後。一定會進攻俄國或者非洲,其中最有可能的是與日軍夾擊俄國,屆時中國即使與德國交往密切,也將因與日本地仇恨不得不為遏製日本而參戰。
同樣。日軍為獲取戰爭資源進攻東南亞,東南亞地區有大量的石油、橡膠、糧食、錫等資源,可鐵礦並不豐富。為維持戰爭以戰養戰,日本必然將在攻占東南亞後繼續進攻鐵礦資源豐富的澳洲。從地圖上看,日軍進攻澳洲,則美國所控製的菲律賓將成為其南下艦隊最大地威脅,日美艦隊也很可能交戰。
丘吉爾認為,這正是英國的機會!
“即使英倫三島真的將成為戰場,憑借大英帝國強大的海軍力量,我們可以將本土軍民部分移民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屬於大英帝國聯邦自治領,通過那裏廣袤地國土以及太平洋廣闊的海域,我們完全可以與日軍、德軍進行長期戰爭.以等待美國、俄國、中國參戰後的反擊機會。”
已經加固的地下密室中,丘吉爾說道這,手中的大煙鬥送進口中猛吸了幾下。又轉臉向座在一旁的英外交大臣艾登交代道:
“總之,我們必須讓羅斯福和中國人明白。我主持英國不是為了清算大英帝國,大英帝國的任何一塊領地,在我手中都絕不會被放棄。另外。外交部讓薛慕告訴中國人,德國企圖讓我們投降,其實是為了獲取大英帝國在亞洲的殖民領,建立在亞洲的軍事基地。這不僅威脅俄國安全,同樣也威脅美國殖民領和中國的安全。
中國是一個已經快要崛起地大國,東南亞地區即使被日軍占領,將來我們還可以取回,但落入中國手中,我們就再也沒有任何機會。為此,我們必須讓中國與德國之間走的越遠越好。”
“但是,閣下,這些都是比較長遠的打算,難道近期內,我們真地要眼看大英帝國所有城堡、建築、工廠就這樣落入德軍手中麼?
德軍趁夜以直升飛機機降兵力占領懷特島,已經對倫敦構成直接威脅,我們的空軍因德軍可惡地燃燒彈、鑽地炸彈轟炸,各飛機製造廠都受到極大損傷,已經難以補充損耗,急需外來飛機增援。另外,最新戰報顯示,德軍除去繼續由多佛爾海峽向倫敦猛攻外,部分兵力已經在蘇格蘭愛丁堡附近展開登陸作戰。
蘇格蘭地區兵力較弱,形式極端危急,我軍有被德軍遠線迂回包圍之危險。為對抗德登陸部隊,我軍必須擁有大量坦克,但此時我軍的配備量並不充足,也需要大量進口。同時,根據參謀部軍情局報告,德國正在醞釀一次大規模空降、機降配合作戰,估計目標為倫敦或各海灣港口防線後方。德秘密情報組織也正在愛爾蘭地區,極力慫恿當地愛爾蘭人民運組織進行獨立運動,愛爾蘭地區極有可能成為德軍進攻本島的另一個基地。
閣下,隻怕屆時我們連遷移都來不及進行,難道東南亞地殖民領比真的比本土還重要麼,我們可否放棄緬甸這樣的地方,換取中美對我們的快速援助,為我們抵抗德軍贏得時間?”
英軍英格蘭地麵防禦總指揮聽著丘吉爾一番言論,雖然也很讚同,但這些對於短期內的防禦抗戰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他可以想像,一旦德軍地麵裝甲部隊成功在英國本土獲得立足之地,那麼從歐洲大陸上的戰例來看,不超過三個月整個英國就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