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麼?”
作為三軍總司令,親自接待美英談判代表,吳克已經給足了兩國麵子,沒想到羅斯福地特使竟然在一開始就提出這樣一個弱智的問題。
“特使先生,請您注意,中國並沒有拒絕向英國出口武器、藥品以及其他物資。中國是中立國,對於任何一個不與中國敵對的國家,中國從自身建設出發,都可以為他們提供所需物資以及武器,對德國如此,對英國、美國、法國也同樣如此,這是我們中立立場所決定地。
同時,特使先生,我不認同美國關於這場戰爭的定義!在亞洲,英國在印度、緬甸,法國在安南正進行殖民統治,而貴國也占據著菲律賓,我是否也可以認為這是不正義的行為?同樣,英、法兩國還占據著不屬於他的澳洲、非洲大片土地。
甚至連英國所謂本土內,北愛爾蘭群島曆史上也不屬於英國,據我所知,那裏的人民正在進行反抗英軍的鬥爭。特使先生,通過這些事實,您能告訴我,這場戰爭究竟誰是正義的一方嗎?至於日軍入侵我國,當時的國聯可什麼都沒表示,因此我對所謂的正義很失望!
特使先生,中國隻想在戰爭中保持中立,努力修複近百年內各帝國入侵以及內亂帶給中國人民的傷害,所以,很抱歉,請轉告羅斯福先生,歐洲人的正義與邪惡,實在很難讓中國看懂,中國為保證國內發展,目前不準備加入任何一方!”
吳克毫不客氣的話語,頓時美國特使以及在場的英國公使臉上充滿羞愧。中國內亂、中國被各帝國入侵,這些都是他們國家所作所為!而現在的現實情況也確如吳克所說,英法在亞、非等地還占據大量殖民地,並在當地進行殖民掠奪統治。
這是不爭的事實!兩國代表幾乎無可辯駁,所謂正義在吳克麵前,就如同一道虛偽的麵紗,被毫不客氣的撕去。
在正義與否的爭論上,顯然已經不能繼續。兩國代表隨後直接進入主題,要求中國在武器出口方麵,給與英國與德國方麵同樣待遇。盡管美國已經開始對英國進行支援,但很顯然,中國武器已經讓英美認識到差距,為此不僅英國需要中國武器,連美國特使也表示需要進口一批中國武器,改善自己國家軍隊的裝備序列。
購買中**火對吳克來說當然是好事,自中國北線戰爭結束後,後勤裝備總部編製不減反增,一直以高速度運轉,就是為了這些買賣。在吳克首肯下,隨後,中英美三國就軍火采購、運輸問題達成大筆意向訂單,同時,中國商務部也被列席參加,大量民用商品也被作為軍火出口條件搭售進去。
沒有辦法!對德出口也是如此,希特勒每次自中國購買鑽地炸彈總是為大量搭售商品頭疼不已,好在搭售商品中也有類似於藥品,以及一些可以轉為軍用的電子產品、機械產品、化工產品這樣的戰爭必需品,才讓大家好過很多。
然而,此時英國對戰爭物資、尤其是對飛機以及各種地麵防禦武器,和“類似”德軍使用的中國武器的需求極為驚人,當大量訂單簽署之後,英國代表才忽然發現,目前英國根本不可能拿出那麼多硬通貨。與同美國交易不同,美國對英國提供租借,但中國卻堅持要求以物資以及硬通貨進行實物交易,這迫使英國代表極為為難。
麵對德軍凶猛進攻,這些新式軍火對英軍來說極為緊迫,不容許有絲毫耽擱。如果印度、馬來亞還在英國手中,這些軍火就可以用那裏的物資進行交換,可惜日軍的進攻讓丘吉爾無物可換!為此,高傲的丘吉爾不得不再次懇求羅斯福對英國進行貸款或擔保。
羅斯福隻是總統,他並不能代表所有美國人。德軍登陸英國本土,讓很多美國資本家認為英國即將麵臨亡國,對英的所有幫助極有可能在戰後化為烏有,因此,羅斯福在國會的上提議總是受到很多人抵製。能做到繼續對英實行租借法案,已經讓羅斯福煞費苦心,此時,丘吉爾的懇求讓他苦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