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見老周動了殺機,連忙打斷。開玩笑,為了這些人冒這麼大風險,將美國攪得翻天覆地,死傷截止於今日已經超過十四萬,怎麼能說放棄就放棄。
對吳克的執著,老周也無可奈何。他知道吳克在將所有資產捐給政府時,已經秘密運送出一批貴重物資,並且為此耗資超過兩億,在遠東海域建立一個代號為“y”的秘密基地。當初為修建這個基地,海軍唐林部一艘潛艇愣是葬送在運輸途中。
在他們談話的時候,那些被綁架中的科學家,已經在北亞庫頁島以北、鄂霍次克海內一處大約十幾平方公裏的無人小島上登陸。那些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小島上至少駐紮了一個中隊以上的“日本士兵”以及一些勤務人員,隻不過讓他們奇怪的是,觸目所及並沒有一幢建築。
很快,他們的奇怪就變成了感歎,一座巨大的地下建築出現在他們眼前!原來海島中心竟然已經被掏空,地下建築分為四層結構,光大廳就足足有500多平米,在加上那些向各個方向延伸的通道,這些科學家幾乎無法估計這座建築究竟有多大。
根據這些科學家對日俄遠東戰爭的了解,此處應該是那個名義上的“遠東共和國”領地,當然,因為“遠東共和國”不僅沒有海軍,且連陸地都在日軍控製之中,此處也理所當然是屬於日軍占領地。
雖然,綁架者沒有告訴這些科學家自己所處位置。但通過看到的日軍裝束,一些懂得利用天文、地理各種因素推測方位地科學家,兩相綜合推斷,已經明白自己正處於遠東並接近北極的一處海島。可惜。這些科學家雖利用知識知道所處大致位置,卻在這四麵皆是海水的島嶼上無計可施。
愛因斯坦以及奧本海默都曾在挾持途中吃罐頭食品時,企圖通過海流用罐頭瓶內裝紙條的方法,向外傳遞信息。然而,很快他們就絕望了。綁架者根本無視他們鬼鬼祟祟地動作,反而對那些投到海裏的瓶子表示出非同一般的興趣。
無聊的海上生活是該找些樂趣不是?於是,一群“嘰哩哇啦”地士兵,開始對那些瓶子“大打出手”,一個個“興奮的”比試起槍法來。及至到了這處海島,不僅四麵被海水隔絕,還將在這個幾乎完全密封的地下建築中生活,他們終於對來自美國的救援絕望了。
這是專為他們而打造的原子基地!
隨著美國疫情大規模爆發,歐洲戰事也出現了變化。令吳克欣喜的是。曆史雖然有巨大慣性,讓戈林所屬空軍依舊取代裝甲部隊,配合步兵對敦克爾克進攻。但是戈林這次卻並沒有使希特勒失望。
曆史上的敦克爾克大撤退發生在5月,當時英吉利海峽長時間大霧彌漫。致使英法聯軍的撤退行動得以在戈林空襲下順利完成。然而此時卻是7月,英法聯軍撤退行動開始,戈林立刻調動將近1000架戰機對敦克爾克實施空前龐大的轟炸行動。隨後英軍空軍司令也調動所有後備飛機緊急應戰。
德軍空軍像烏雲一般一個又一個黑壓壓的機群鋪天蓋日,瘋狂肆虐於敦克爾克上空。圖式轟炸機忽而發出特有地尖銳的嘯聲向下俯衝;忽而投下威力巨大的集束炸彈以及燃燒彈後,在地麵掀起一片火海後又急速爬高。這種驚險地垂直俯衝起到了咄咄逼人的恐怖效果,炸彈像雨點般傾瀉在擠滿士兵地碼頭和堤道上,不斷摧毀和英軍意誌。
與中國合作,使得德空軍也獲得集束炸彈和凝固汽油彈製造技術,這種曾給整個日本帶來災難的炸彈,此時發揮出更加恐怖的效果。一枚集束炸彈或凝固汽油彈足足可以毀滅一個足球場那麼大麵積,擠滿士兵地碼頭和堤道隻要中彈,瞬間就會有幾百人條生命被火海吞沒,甚至一些裝滿士兵的船隻,在遭遇此種燃燒彈後,立刻載著滿船士兵成為一艘“火船與普通炸彈不同,凝固汽油彈爆炸後,燃燒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火焰和高溫在敦克爾克不長的海岸線上立刻蔓延,時間不長就形成一道極為寬闊的“火牆”,急於撤退的英法士兵在此之後根本無法靠近渡船。恐怖在英法軍隊中不可遏製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