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戰 第153章 華北局勢與軍火(2 / 2)

想來想去,吳克決定還是將自原本各係軍隊遺棄的炮火和自日軍那裏繳獲的火炮拿出一部分給國民政府,縮小其與日軍重火力差距,也算是間接保存一點國家國防實力。

但是給也不能白給,這些火炮就算是廢鐵,在吳克這都有用,何況當初自己的部隊別說火炮殘骸,就是炮彈碎片都進行過收集,陳金虎就曾在南京保衛戰後,將暴露在表麵的所有炮彈殘片一一收集,愣是裝了滿滿一大車皮。這些家當得來的太不容易,大多都是士兵們用命換來的,萬沒有白白送出的道理。

隨後,吳克通過張將軍與蔣介進行緊急協商。

“商人”的本性在此暴露無疑,他向張治中表示,那些火炮已經被他送進了煉鋼爐,因為他缺少鋼鐵,特別是缺少這種含有少量鎢的火炮鋼,不過如果南京方麵能在江西給他一個鎢礦開采點,他可以將這些送入煉鋼爐的火炮再“變”回來,同時也能先提供輛裝甲戰車支援淞滬戰線,不過飛機出勤率不能保證,所有飛機正在“調試”熟悉階段,不能冒然參加戰鬥,增加不必要損失。

其實鎢礦對於吳克來說,並不是太重要,吳克在這之前一直通過走私獲得大量鎢礦。之所以要鎢礦,是因為鎢礦在江西,他需要在江西建立一個據點。江西是蔣介重點關注的省,在抗戰之前屢次大量用兵在江西,保甲製度以及碉堡等措施都是率先在江西實行,此時的江西軍統、中統特務遍地都是,吳克的情報部門在江西的工作很不順利。

自去年底,因為戰事緊張,情報部門將吳克指定要注意的一個人一步錯失,讓軍統得了先手,被囚禁於江西,吳克此時非常想將他救出。為了這個人,吳克屢次想派特種部隊直接去江西搶奪,但是江西的特務情報網太密,使得成功把握並不大。

此時正好有這麼個敲詐蔣介的好機會,還可以以礦場為據點,順帶在南昌建立中轉站,吳克覺得這樣機會才會大很多。

讓吳克如此大費周章的人就是楊虎cheng將軍,一個吳克覺得死的很冤的非常富有正義感的抗日將領。在楊虎c歸國之時,吳克的情報人員曾相機接近,向其隨行人員發出過警報。但在香港機場,蔣派宋子w親自迎接,同時楊虎回國也是在蔣要求下的“自動回國”,楊虎城因此沒有在意。然而這正是蔣擔心楊虎c直接回部隊,對其進行誘捕的一道奸計。楊將軍剛到江西就被一連憲兵以及幾十個特務控製,並囚禁於江西失去一切與外界的通訊與聯係。

吳克進入山東後,已經派人與在經曆沂口會戰、娘子關戰鬥以及太原會戰的原17路軍取得聯係。此時這支部隊作為一支雜牌軍同時又是曾囚禁蔣介s的部隊,蔣不僅將他們置於抗日最前線,還在軍需補給上多加克扣,且使盡手段對其進行分化、瓦解、壓縮。然而這支部隊裝備奇缺,給養稀少,卻紀律嚴明,作戰異常積極勇猛!曆史上中條山那一場酣戰,這支隊伍就是以那麼點人,那麼點槍,硬是極大傷亡將日軍擋在關中之外幾達三年之久,秦地士兵的素質非常令吳克佩服。

劫救楊將軍雖然會導致蔣與自己直接翻臉,但是楊將軍亦是愛國將領,隻要脫離險地後,即使公然露麵,在抗日大旗下,蔣也不能明目張膽與自己怎樣,頂多處處給自己下絆子,但以自己的實力根本無需對蔣有任何擔心,且救出楊將軍,17路軍就不再僅僅作為一支作戰部隊存在。有了楊將軍的17路軍亦是一股勢力團體,自會給自己抗衡蔣介石帶來政治層麵上的幫助。

吳克這一番“賊”心眼,蔣介s根本不曾想到。對吳克的條件,蔣介石立刻在電報中滿口答應,然後轉身指示手下,在江西選擇一處小開采點供吳克開采,暗裏又擺了吳克一手。至此這場討要軍火的鬧劇才算結束。

三月下旬,正當春暖花開之際,日軍北線華北方麵軍在經曆長時間修整補充後,開始發起全線進攻,吳克因為山東境內的疫情、剿匪、民團整頓等工作,在日軍兵力虛弱時未能即時展開反擊,錯失機會,致使此時日軍幾大師團紛紛雲集黃河北岸,形勢極端嚴峻,月底日軍第十師團率先在濟陽發起渡河攻勢。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