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戰 第115章 大潰敗(2 / 3)

“娘的,幸虧老子這還沒開打,要不這麼稀裏糊塗的攪進去,連撤都撤不出來!”徐長林嘀咕了一聲立刻命令部隊火速回防鬆江!

當日晚10點,韓複成令第四裝甲旅越過滬杭鐵路線,對得勝港一線之敵猛烈穿插,經兩小時運動作戰,敵進攻部隊外圍兩支大隊分別被四旅乘隙突破,潰散於黑暗之中,及至敵主力試圖對四旅進行包圍,以火炮、裝甲圍殲四旅時,四旅已迅速脫離戰場,回撤護航鐵路線。

9日,日軍後繼兵力第114師團由杭州灣登陸。集結於金山縣地區,威脅嘉善、鬆江鐵路線安全,孫定方部緊急布防。韓、李、張等人見日軍集中8萬餘部隊於鬆嘉一線,退路岌岌可危。迫不得已帶領軍民大舉撤退,第八集團軍第67軍也於此時得到命令,放棄凇滬向滬杭預定防禦陣線撤退。

然而此時右翼之各部隊已經極度紊亂,各部之間通訊線路為日軍特務部隊所破壞。隨著日軍飛機轟炸、炮火、裝甲追擊,撤退部隊失去正常掩護步驟,紛紛湧上公路,爭奪道路快速後撤,甚至退卻時,部隊未完全通過以前,橋梁即已被破壞,常一群潰敗士兵中有來自幾個師得番號,互不歸屬自相踐踏擁擠。部分守軍司令長官一跑,一切重要東西。都無人過問,司令部地重要文件、地圖、重要計劃,都被丟於原地無人銷毀。輜重、馬匹、大炮在橋梁破壞後都沒法搬走。韓部在途中差點亦為亂軍衝潰。

不得已,韓複成隻能命令部隊殿後掩護。收攏火炮、輜重、搭建浮橋等,同時對衝擊自己陣地地潰軍強製收編,整頓撤退秩序。並於沿途強令各地方工廠、人員、民眾向後遷移。

隨後幾日,京杭公路充滿撤退的民眾,孫部隨即於嘉善以東、以南地區晝伏夜出,在日軍飛機轟炸下堅持至14日,待大批民眾撤退後,才開始逐步撤退。及至韓部與孫部彙合後,兩部本擬進入乍嘉線(乍浦經嘉善至蘇州)與海嘉線(海鹽經嘉興至吳江)陣地,配合前線退軍進行長期防禦,然而當兩部到達陣地時,才發現陣地上沒有留守部隊,坑道中到處都是積水,鋼精混凝土掩體厚重的水泥門也沒有鑰匙打開,最重要的是要了幾次地陣地圖紙,南京參謀部依舊沒有及時送達至韓複成手中,各部隻能借助已明陣地進行堅守。

因退軍在日機轟炸追擊下,各部散亂,多次發生哄搶百姓逃生物資,吳克派出資助百姓撤退之車輛也有部分被潰兵強占,孫、韓兩部當即決定,抵禦日軍隨進軍隊同時就地收容潰兵,將所有連排以下單獨行動潰散兵力強製收編,以圖進行有序撤退,同時決定於海嘉線重創敵軍一部,遏製敵追擊速度。

僅15、16日兩天時間,兩部於海嘉線、南潯線地區就強製收編近2萬潰逃兵員,加之前期強製收容的潰軍,總計三萬有餘。隨後,當兩部準備將這部分兵力打散組織起來,配合己部堅守海嘉線時,南京大本營製定了凇滬作戰第三期作戰計劃,下達到各部。鑒於自杭州灣一線登陸日軍力量強盛,南京方麵由京滬線抽調約兩個師,經宜興、長興進出吳興,歸張發kui指揮;同時令炮兵大部轉用於滬杭方麵,另抽較次之3至5個師,回防南京,並預先構築工事。

滬杭線方麵,南京方麵令扼守崇德、石灣、南潯線及臨平、吳興線,同時令劉建xu所部第10集團軍退守杭州附近,第7軍之徐、程兩師(第170、179師)退守長興附近,待川軍到達後,一齊轉移攻勢。續到之川軍個師(第23集團軍唐式zun部),車運者,由南京用汽車輸送至廣德附近;船運者,由蕪湖、宣城,再用汽車輸送至寧國附近集中,置重點於廣德方麵,攻擊滬杭方麵之敵。

孫韓兩部未收到電文,卻從撤退友軍潰散通訊人員手中獲得文件,隨即將電文發給吳克,請示作戰計劃。從命令上看崇德、石灣、南潯線為向南第一防線,臨平、吳興線為第二到防線,廣德、宜興地區為第三道防線,南京方麵似乎已經將緊守在最前麵海嘉線的孫、韓兩部遺忘。

“戰火開到廣德來了!想躲都躲不掉啊!”

“海嘉線還未失守,我部於海嘉線擊退敵小股追擊部隊多次,現日軍正準備集中兩師團兵力猛攻海嘉線,即此時南京方麵卻視而不見,著實奇怪?

海嘉線若失守,德清、南潯等地危險,相繼杭州、湖州就將暴露在日軍進攻之下,京杭鐵路線有錢塘江相隔經過徽州山區,可以不作考慮。日軍進攻路線必將取道京杭公路,搶奪湖州、吳興等地,湖州、吳興既無險可守,又無構建堅固之陣地。極易被敵突破,兩地若失守,敵軍則可繞過太湖對宜興、溧陽攻擊,直接威脅南京東南。或強攻我控製區廣德、宣城、蕪湖,徇江南鐵路向北直蒙

冬彼時南京將陷於三麵被圍,一麵臨江之境地,退無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