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界性的大國不是天生的(1)
中國曆史,是一門不怎麼討人喜歡的功課。在中國,大部分孩子,特別是女孩子,上中國古代或者近代史課程的時候,都有逃課的衝動,甚至於付諸實際行動,更不用說買什麼曆史方麵的書籍了。其實,原因非常簡單,無非就是覺得這門課的內容枯燥、無聊,但是,更有一部分人會覺得中國近代史悲慘得令人窒息:今天割地明天賠款,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個接一個,真是太傷自尊了。不僅如此,在國人筆下的中國近代史,還深藏著一種強烈的“悲情情結”,一字字似乎都在用血淚講述著中國百年來的苦難曆程,同時,也在義憤填膺地譴責西方列強的野蠻無理。而這,正是中國人長期形成的、根植於人們心目中的一種獨特的曆史觀。
其實,世界性的大國不是天生的。中國2000年來的成功不是天生的,而百年前的破敗也不是偶然的,對於中國來說,不應該認為“若沒有近代史上那些波折,中國就一直是世界第一流的強國”。
走不出晦澀曆史,難成大器
中國的晦澀曆史起源於中國自康熙以來緊閉的大門被西方列強的堅船撞開、中國人天朝大國的桃園美夢被它們的大炮轟開之後。
在世界曆史上,中國一直都是一個重農業輕商業、重陸地輕海洋、重防守輕進攻的自給自足的國家,這使中國完全可以在對外封閉的情況下解決自我生存問題。再加上本身“地大物博”,中國人始終認為,中國是天下的中心,其他民族是未曾開化的,把東邊的民族稱為夷,西邊的稱為戎,南邊的稱為蠻,北邊的稱作狄,全部都帶有貶低、蔑視之意。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向來是恩施天下、極少冒犯別人的大國,自1840年以後的一個多世紀裏,前後被西方強迫簽訂了1000多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在近代,中國在列強的強迫下,簽訂了一係列的不平等條約:
1842—1860年,先後簽訂了《南京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列強從中取得了許多特權、大塊土地和大量的金銀財寶……
1860—1919年,除英、法、美、俄等國外,中國先後與20多個國家簽訂了條約。其中的《馬關條約》是一個空前屈辱的條約,它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損失:領土的大割讓、外交的大失敗、財政的大出血、主權的大出讓、經濟的大損失;《辛醜條約》是對中國危害最嚴重的一個條約,列強通過這一條約實現對中國的野蠻的政治奴役、經濟掠奪、軍事監督和文化侵略。政治上,使中國的主權嚴重喪失;經濟上,帝國主義的殘酷勒索使中國的經濟幾近崩潰;軍事上,中國的國防能力遭到全麵限製;思想文化上,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意識遭到摧殘遏製。這個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最終形成。
……
這些條約不僅使中國將自己的領土暫時地或永久地劃歸外國,賠出近20億兩白銀,海關也幾乎交由外國人管理……這份屈辱,似乎永遠地定格在了中國人的心中。再如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占領。日本侵略軍在日本華中方麵軍司令官鬆井石根和第6師師長穀壽夫指揮下,對南京城內手無寸鐵的市民們進行了長達6周的慘絕人寰的大規模
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共達30餘萬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