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16時30分,“神七”正常飛行了12圈,中國的航天員又將進行另一項突破——首次出倉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8日17時37分,“神七”成功著陸,3名航天員安全出艙。
“神七”發射,將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的又一個裏程碑。與“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七”的主要任務除了進行必要的艙內操作和生活自我照料之外,還要走出飛船艙門,行走太空。
中國是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實施太空行走的國家,非常成功。這讓中國再次揚眉吐氣,向世界展現了自己的實力。中國邁向太空的步伐堅定從容,展示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實力,顯示了國家雄厚的綜合國力,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艱辛、勇攀科學高峰的激情和夢想。“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國科技發展一大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一大步。
中國也許不是走在科技最前端的,但中國卻一直都在積極地努力,尋求科技興國之路。這一點,就連挑剔的西方媒體也不得不承認。
2008年11月4日——海峽“兩會”首次在台灣簽署四項協議
2008年11月4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台灣舉行了曆史性的會談。會談中,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就兩岸海運、空運、郵政、食品安全等議題簽署了四項協議。
第一,空運。貨運直航開通,客運步入常態。根據《海峽兩岸空運協議》,雙方同意開通台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建立兩岸航(空)管部門的直接交接程序,並繼續磋商開通台灣海峽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及其他更便捷的航路。
第二,海運。互設辦事機構,開放七十四港。根據《海峽兩岸海運協議》,雙方同意在兩岸登記的船舶,經許可可以從事兩岸間客貨直接運輸。依市場需求等因素,相互開放主要對外開放港口。在兩岸貨物、旅客通關入境等口岸管理方麵提供便利。雙方航運公司可在對方設立辦事機構及營業性機構,開展相關業務。
第三,郵政。得益海空直航,設十三封發局。根據《海峽兩岸郵政協議》,雙方同意開辦兩岸直接平常和掛號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郵簡、印刷品、新聞紙、雜誌、盲人文件)、小包、包裹、快捷郵件(特快專遞)、郵政彙兌等業務,並加強其他郵政業務合作。
第四,食品安全。互通完整信息,建立協處機製。根據《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雙方同意相互通報涉及兩岸貿易的食品安全信息,並就涉及影響兩岸民眾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及突發事件,進行實時通報,提供完整信息。針對各項查詢請求,應迅速響應並提供必要協助。
在海峽兩岸往來的問題上,中國從來就沒有放鬆過。對於台灣的“任性”,中國一忍再忍,一讓再讓,但這些隻是出於祖國母親對於孩子的關愛與寬容。
中華民族曆來都是熱愛和平的,可是,這種崇高的和平觀念似乎讓那些侵略者們誤解為了懦弱,就連自己的“孩子”也受到了影響,久久不願回歸。
台灣與中國內地是不可分割的,對於大陸來講,是絕對不會放棄對台灣的主權的。那些嚷嚷著要以武力解決的人畢竟隻是少數,對於同胞,中國不希望有戰爭。對於台灣,中國是溺愛的,所以,即使真的動了武,那也是迫不得已之下做出的決定,用中國一句古話來說,叫“打在兒身,痛在娘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