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打造中國的國家品牌3(1 / 2)

在市場經濟中,越是低成本的東西,競爭力越容易減弱。工業結構的生態無法走向高端,低端也被人家拿走了,長此以往,國家品牌的成長將成為一句空話,這就是我們麵臨的危險。

麵對這種情況,2006年,商務部先後製定了《關於品牌促進體係建設的若幹意見》、《關於建立自主品牌推廣體係的指導意見》和《商務領域品牌評定與保護辦法》等一係列政策法規,為自主品牌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商務部在2007年2月發布了《中國品牌發展報告》,報告說,中國品牌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品牌知名度不高;二是品牌資產價值有待提升;三是品牌國際化進程緩慢;四是品牌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五是缺乏先進的品牌理念;六是缺乏品牌經營長遠戰略;七是品牌經營策略有待完善;八是品牌資產運作不夠成熟;九是缺乏品牌危機的管理經驗。要想實踐十七大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使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品牌發展勢在必行。相信政府和企業對於培育和開發自主品牌的覺醒,定會為中國品牌國際化提供思想上的認識和行動上的指南。

事實也是令人可喜的,截至2007年底,中國已有世界名牌10個。

公民個人品牌

從來自國家旅遊局公布的數字看,從2000年到2005年,中國公民出境遊人數增長了196%,達3100萬人次。另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四大客源國,出境遊人數將超過1億人次。其實,公民出境旅遊表麵看是個人行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中國國家品牌形象的對外個體延展。

上海某出境遊旅行社張經理說,近幾年,中國遊客在國外不文明的行為,媒體已曝光了很多:如“中國人,請你說話小聲一點”,“插隊總是沒商量”,“亂爬亂扔,不拘小節”,“一路海吃傻脹”等。“碰到這種事情真的覺得特別丟人!”談起自己在巴黎機場的一次經曆時,媒體從業人員李女士皺起了眉頭。那年,李女士參加了一個歐洲遊旅行團。當遊客團進入巴黎機場辦理乘機手續時,幾名遲到的中國遊客看見隊伍前方有熟人,就笑著插隊到了熟人前麵,完全不理會隊伍中其他外國遊客的不滿目光。有因就有果,由於以前中國出境遊客的差勁表現,如今中國遊客在國外旅遊已開始遭到“歧視”了:在很多各國人都可自由出入的公共場所,“請勿吸煙”、“請勿隨地吐痰”等提示語往往隻用中文書寫。

某大學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的崛起,特別是最近一些年中國的強盛,提出了中國文明的話語權和文明的對話新問題,這裏涉及中國文化、中國經驗的提升問題。但是中國經驗的提升不能僅僅停留在感情的層次,也不能僅僅停留在預言的層次,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哲學的層次,所有國民素質的提升是關鍵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