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後土(4)(1 / 1)

從這一點上,鄭坰靖悟到的是人與自然的共生性,也悟到了傈僳族人與山葵之間的神秘關係。而當這種神秘關係,被科學技術加以赤誠的破譯和產業化,它完全可以調動起傈僳族人集巫術、魔術、法術和科學為一體的“上刀山下火海”的大無畏精神。也正是因為如此,2006年當鄭坰靖以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的身份掛鉤黃連河,並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促使黃連河的山葵種植,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之後,他順勢而上,積極牽頭,大力扶持,在黃連河組建了雲南省首個山葵專業合作社,即“龍陵縣平達鄉黃連河山葵專業合作社”,由餘文孝任理事長,同舟共濟,鼓勵和幫扶入社家庭,在山葵種植、加工、經營和服務等方麵朝著專業化、規範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合作社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通過社員的聯合與合作,既保證了生產和銷售,也維護了社員的根本利益,從而使黃連河村成為保山市著名的山葵生產基地。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山葵的國際市場凋零,保山市的山葵出口貿易也因此受到重創,黃連河村的300多畝山葵,到了收獲季節,合作社的每一戶社員家庭,天天都有人眼巴巴地盯著通向山外的那條黃土路,希望那熟悉的山葵收購車盡快開進來……

常規的山葵市場價格是:一級每公斤16元,二級11元,級外3元,葉、根、莖每公斤1.5元,每畝收入在7000元左右,管理過硬的每畝可收入1萬元左右。左盼右盼,盼不來收購商,一些社員家庭不忍心讓山葵爛在地裏,喂豬、牛、羊,豬、牛、羊又不吃,隻好煮來當菜吃或醃製成酸菜。如此昂貴的“蔬菜”,老百姓含在嘴裏,隻覺得一股股辣味直衝鼻孔,眼淚也便刷刷刷地流了下來,說不清是山葵的作用,還是傷心失望!鄭坰靖自覺遭到了重拳的迎麵一擊!

餘文孝倒很豁達,市場的殘酷性在他看來就像一場天災,頻頻給來家中吃飯的鄭坰靖夾“菜”,說:“鄭老師,山葵做菜其實也不難吃,你多吃點。你想想,山葵具有殺菌、利尿、發汗、清血、助消化和增進食欲等一大堆好處,平常啊咱老百姓隻知道種植,隻知道這是錢,哪兒舍得吃,這次咱就多吃點。靠種植生活,農村人哪有年年豐收的理,顆粒無收的年頭也見得多了,咱就把它當成一次天災,我就不信這金融風暴會一直持續下去。”

為了山葵的銷路,鄭坰靖已經跑了幾趟龍陵和保山,收效不大。餘文孝這話不說也就罷了,話一說出,一口山葵在喉,鄭坰靖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淚眼婆娑……

鄭坰靖一度以為,這場“寒流”將會徹底摧毀黃連河的山葵產業平台,甚至設想了再次發動群眾的方式方法以及艱巨性。萬幸的是,通過村“兩委”、“合作社”和幫扶工作隊員耐心的解釋,廣大傈僳族民眾並沒有像想象中那樣拋棄山葵,到了6月和9月的栽種期,一方麵繼續加強了對已種山葵的中期管理,也不再“暴殄天物”,以之為菜;另一方麵又新植了一批山葵,以一種“向死而生”的姿態,勇敢麵對市場的挑戰。這樣,2009年山葵市場回暖後,每戶社員也才把損失降到了最低,並於當年大幅度地增加了收入。

從這次“風波”中,鄭坰靖悟到了三點:第一,“合作社”形式具有不可低估的抗風險能力,值得推廣;第二,深入紮實的幫扶工作以前是、將來也還應是農村產業發展的支撐;第三,隻要門路找正確了,邊疆少數民族在暫時的挫折麵前,具有強大的自我調適力,他們的恒定性,是脫貧致富的天然保障,也是基層黨組織和政府踐行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源泉。為此,對黃連河村未來的發展,鄭坰靖也更有信心了,並積極地與鄉政府主要領導協商、向縣直管部門申請,於2008年底重修了進入黃連河的12公裏鄉村公路,於2009年5月解決了黃連河村的人畜飲水問題……

蒼天後土,倉廩高聳。我始終覺得,不管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倉廩的虛實,永遠是衡量一個基層幹部靈魂的標尺!而鄭坰靖也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傳教士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他都做到了。他不僅以共產黨人的身份為人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天堂”,他還以行動把人們帶進了豐收與富裕的生活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