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翠,當我們老了,退休了,就到花鳥市場開一個奇石店……”隻要低頭看見或走路時不小心碰到滿屋子的鄭坰靖生前從河邊拾回的各種石頭,楊翠芝的耳邊,就會響起丈夫不止一次對自己說過的這個“承諾”。那是一個白頭偕老的承諾,地老天荒也要互相依偎的承諾。兩個老了的人,一爿小店,有自己喜歡的奇石和花草,有散閑下來了的時光,這是他們能夠想到的人生最好的歸宿。
在一個個寒風料峭的晚上,摟著女兒,坐在沙發上,望著鄭坰靖的遺像,楊翠芝常常還會產生這樣的衝動:“我真的隻想抱著他的遺像,放聲喊他,把他喊醒,喊回來。如果老天必須在我們兩個中帶走一個,我願意頂替他……”這種衝動,源於她對丈夫的愛,也源於在她看來,她的丈夫比自己更能教育好孩子,而且丈夫也曾經對女兒承諾過,要給女兒一個健康的、陽光的、遼闊的世界。在楊翠芝的記憶中,自從他們有了女兒,隻要鄭坰靖哪怕隻有一個小時的空閑,他都會教女兒識別花花草草,認字,讀英語,唱歌或者彈電子琴。他曾把女兒帶到山上,識別蘭花,由此讓女兒知道品格;他曾耐心地向女兒詮釋奇石的不同形態和質地,由此讓女兒知道操守、信念和理想。女兒過生日,原本希望到飯館請同學吃飯,他教女兒一定要學會節儉;家中常有老百姓來做客,有人酒多了,吐得滿屋子的穢物,女兒有微言,他教女兒千萬不能忘本,要寬容,要有悲憫心……所以,當那個自己活生生的丈夫、女兒活生生的父親一下子變成一張遺像,楊翠芝從生活上和從心理上,立即失去了依靠,甚至失去了對漫長時光的信心。尤其是懷中的這個女兒,她不知道,她能給她怎樣的一個未來!
春風卷地而來的時候,萬物生機勃發,到處鮮花盛開。但是,早已習慣了丈夫一次次獲得各種榮譽後那種喜滋滋的模樣的楊翠芝,還是沒有想到,丈夫生前所做的那些小事,那些平凡事,卻正是因其“小”和“平凡”而感動中國,那些漫山遍野的鮮花,正是為他這種做“小事”和“平凡事”的人而開放的。是的,楊翠芝做夢也想不到,黨和國家會給自己的丈夫如此崇高的榮譽!繼平達鄉、龍陵縣、保山市三級黨委追授鄭坰靖為“優秀共產黨員”之後,2010年2月23日,中共雲南省委以雲委[2010]15號文件,做出了《關於追授鄭坰靖同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同時,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發出了開展向鄭坰靖同誌學習活動的通知,隨後,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出了《關於開展向鄭坰靖同誌學習活動的決定》,要求各級黨委宣傳部門、中央宣傳文化係統各單位要深入學習鄭坰靖同誌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鄭坰靖同誌的崇高精神。《決定》指出,向鄭坰靖同誌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忠誠於黨、追求真理的堅定信仰,熱愛黨的事業、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黨性修養鍛煉,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忠誠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先進性;就是要學習他紮根基層、情係百姓的人生追求,始終懷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做百姓需要的宣傳,更好地把黨的主張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結合起來,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貢獻自己的智慧力量;就是要學習他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優秀品德,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說真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績,立足崗位、真抓實幹、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開創工作的新局麵。就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甘於清貧、樂於奉獻、勇於拚搏,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投在事業上,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不斷追求更高尚的道德目標。《決定》還指出,鄭坰靖是宣傳思想戰線上廣大幹部的傑出代表,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