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職記(2)(1 / 1)

這天的工作記錄,鄭坰靖隻是簡單扼要地記錄了當天他所參加的兩個會議的議題和概況。上午,在鄉黨委會議室,保山市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指導檢查組聽取了平達鄉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情況彙報,與會者肯定、分析、找問題、找差距,落實下一階段工作的重心和方法。下午,作為平達鄉黨委委員和宣傳委員,他參加了由他聯係掛鉤的河尾村黨支部召開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河尾村黨支部上一階段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評議會,核心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農村科技的發展”。根據他的記錄,在這個會議上,他將做重點發言,發言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麵:一、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學習和領會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二、傳達中共龍陵縣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2009]第26號文件,即《關於召開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的通知》;三、評析河尾村黨支部上一階段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分析檢查報告;四、提出第三階段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一個黨員一麵旗,希望每一個黨員都要成為農村產業發展的標杆,讓河尾村呈現出“以糧為本,一畜牧(養豬)一樹(核桃)兩葉(茶葉和煙葉)兩保健(石斛和草果)”的產業發展格局;五、主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河尾村是典型的農業村,19個村民小組基本上都散布在有“萬畝良田”美譽的平達壩子的北部,也就是平達河的河尾。生活在這兒的1175戶人家,祖祖輩輩都靠耕作3435畝稻田和2968畝旱地安身立命,間或以茶葉、甘蔗、養豬等傳統經濟項目,謀取鹽巴、布匹、化肥、農具等必需的經濟開支。近年來,由於鄉黨委、政府的力推,人們才開始在四周的青山上種核桃、草果,在田壩裏種烤煙、石斛和姬鬆茸等經濟作物。除烤煙種植因以前種植技術不過關,失敗過,老百姓心有餘悸而效果不太好而外,石斛產業,出現了匡豔芬這樣的種植大戶;核桃產業因為有李從富這樣的致富能手牽頭,全村也種下了3100畝;茶葉則逐年增多,達到了2900畝……所以,鄭坰靖當然希望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思想引擎,以黨員樹楷模為突破口,從根本上促使河尾村從千百年的農耕血緣中脫胎出來,破局之後,乘勢而上,謀求多種產業結合、糧食與經濟共同豐收的好局和大局。那天的會議,全村120名黨員,有80人左右參加(其他外出務工)。據河尾村村委會主任陳開能回憶,鄭坰靖在談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時候,針對村委會兩個年齡偏大的老黨員,指名道姓,希望兩個老黨員一定要活到老、學到老,把先鋒模範作用帶頭到老,越講越激動,聲調也越來越高……

河尾村的黨員活動室裏鴉雀無聲,隻有鄭坰靖的聲音,仿佛從地層中湧出,卻一再地向著天空飛揚。可是,第三個發言內容沒有講完,他的聲音突然停止,身體偏斜著,向後麵倒去。時間停止在2009年12月13日下午3:30左右。

鄭坰靖倒下後,陳開能等人將其移到村委會的場院上。院子的邊上,立著兩塊基層黨建宣傳欄櫥窗,上麵的“丹心為民”四個字尤其醒目。其他內容包括河尾村基本情況、河尾村建設邊疆黨建長廊概述、挖掘民族文化、創新基層黨建和加強黨建工作吸引力等。令人感歎的是,這兩個宣傳櫥窗,還是3天前,由鄭坰靖墊付一千多元錢為河尾村村委會設計製作,並豎立在院子裏的。那一刻,他就躺在了“丹心為民”四個大字的旁邊,陷入了昏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