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茅盾文學獎競爭激烈,獲獎談何容易,2004年,《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榮獲魯迅文學獎。至此,20多年來,賈平凹以其優秀的作品幾乎囊括了國內的文學獎,同時也獲得美孚飛馬文學獎、女評委文學獎等外國文學大獎,但唯獨茅盾文學獎卻與賈平凹無緣,幾次擦肩而過。《高老莊》曾以高票入圍第五屆茅盾獎,但終評時卻無可奈何花落去。在第六屆茅盾獎複評時,《懷念狼》又以高票位居第四,普遍被人們看好,但最終仍是隻聞“狼來了”卻未見“狼”影。不少作家、評論家和讀者為賈平凹鳴冤叫屈。
據今日《華商報》報道,《秦腔》已通過茅盾文學獎終評,待中宣部批複後即獲茅盾文學獎,這隻是個程序問題,可以說《秦腔》已榮獲茅盾文學獎,這是繼路遙(獲獎作品《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獲獎作品《白鹿原》)之後,又一陝西作家獲得此項殊榮。在此向賈平凹致以熱烈的祝賀。同時也與關心賈平凹及當代陝西作家的文友們分享這一文壇喜訊。
昔日,秦腔從陝甘傳播繁衍到全國各地,成為梆子腔的始祖,如今,日益衰落的秦腔通過《秦腔》一書又唱遍九州,家喻戶曉;當年漢高祖劉邦回歸故裏長吟《大風歌》,在西安附近仿家鄉建造了新豐;今日賈平凹告別故鄉大吼《秦腔》,為故鄉樹立了一塊紀念碑。前不久在陝西戲曲研究院的70周年慶典中,賈平凹為該院題了四個如椽的大字:秦腔萬歲。包含《秦腔》在內的《賈平凹文集》(20卷)和《〈秦腔〉大合唱》也即將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或再版。但願秦腔這一戲曲鼻祖生命常青,但願《秦腔》也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永久的裏程碑。
2008.10.26寫在《高興》襯頁上的話
自入秋以來,關於平凹長篇小說《高興》即將出版的消息報道就通過各種媒體撲麵而來。8月底,即8月31日,《西安晚報》開始連載《高興》,每天一上班,就找該報看其副刊版的《高興》,並剪貼成冊;但報紙版麵有限,每天所載篇幅不大,剛讀得高興就沒了,無奈隻好等待次日的晚報,總覺得不過癮,不解饞。
於是就期盼著全文刊發《高興》的《當代》雜誌和圖書,9月6日傍晚,加班後回家經北大街報刊亭,買到了該報刊亭最後一本第五期《當代》,很是慶幸,分外珍惜,於是夜生活豐富起來,愉快起來,每天處理完家務,就埋頭於《高興》之中。在“掃黃打非”培訓期間,我夜不歸家,在省軍區招待所讀完了《高興》,但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書中高興和五富等拾荒族的悲慘命運令人心酸,適逢賈平凹之母仙逝,赴丹鳳棣花奔喪,見到平凹和高興,不禁與他們同悲共哀。
聯想到蘇東坡先生的詞句: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多少有些釋然。反觀自己,從農村到城市求學工作二十多年,也算老西安了,但仍覺得沒有完全融入城市,依舊留戀著鄉村,依戀著父母。近日屢邀父母來西安遊玩並給父親過壽,既是盡孝,也是慰藉。看著父親翻閱著兒孫合著的《龜兔賽跑》,心裏很是高興。
今天父母要乘便車回故鄉,心中難免留戀。除了給父母帶些食品特產外,還想著帶些精神食糧,於是將近日寫就的《為父親過壽》下載一份送父親,又急草《為大唐芙蓉園遺憾》的短文交父親留念。回家經北大街新華書店,看見《高興》上市的廣告,買了一本,欲請平凹簽名後送父親,以期他老人家生活愉快。
當然我自己也托老人和《高興》的福,在大雁塔簽名售書,不亦快哉!文思泉湧,續寫博客,不亦快哉!參加培訓,獲得新知,不亦快哉!今乘妹夫車被潑婦糾纏,幸賴好人相助,化險為夷,不亦快哉!但願《高興》使天下人高興,帶給廣大讀者更多的愉快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