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學校負責人解釋說是由於學校的資產還未從合辦者——某房地產公司剝離出來,這又暴露了一個問題,就是不符合民辦學校的五獨立——資產不獨立。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開放,民辦學校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但與此同時不少民辦學校紛紛倒閉,究其原因,一是辦學動機不純,作為投資或投機圈錢或撈一把走人。二是亂收費使家長和學生不堪重負,紛紛轉到公辦學校。三是隻想著賺錢,不抓教學質量,令家長和學生失望,最終被家長和學生拋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所以必須把辦學當成事業幹,要想可持續發展,就要取信於民,規範收費,在規範收費的同時,樹立品牌意識,狠抓教學質量,提高升學率和知名度,從而走向良性循環之路。
2007.10.15“兩教”搭配何其多
“兩教”指教材教輔,眾所周知,教材教輔是學習的必要的重要的工具,學生在校讀書離不了教材教輔。為了給學生減負,近年來,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和出版發行管理部門在省市發改委的協調下,對教材進行招投標,通過競爭,中標的出版發行企事業單位減富讓利,使學生買到質量好又便宜的課本。
實際上按規定課本是由學校代辦的,在學校的《收費許可證》上代辦費一欄寫著“堅持自願原則,按實際開支收齲”而事實並非如此,近年來不少學校及其主管部門違反有關規定,在規定的書目之外私自增加教材教輔材料,或填充冊或作業本,或學習用具和模具,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教材教輔及學習用品成為教育收費檢查的內容之一。在西安地區2007年教育收費檢查安排的檢查內容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違反自願原則,強行收取服務性費用的行為,組織學生統一購買教輔材料、課外讀物、報刊雜誌的行為,為從中牟利強製學生購買學習用品的行為等。
在近日檢查的幾所中學中,都程度不同地發現上述問題,追蹤溯源,有些是學校違規購買的,有些是上級教育部門強行搭配的,還有的是省市有關行政部門和出版發行部門協調不力或撞車的產物,比如有的學校按書目規定培訓了音樂美術教師,開設《音樂》、《美術》課,但發行部門發售的卻是《藝術》,盡管學校據理力爭,但仍無濟於事,學校已補訂並開設了《音樂》、《美術》課,《藝術》課本至今放在庫房裏退不了貨。
最令學校頭痛的是上級部門強行攤派征訂目錄外的“兩教”及學習用具,在陽光中學檢查時,學校領導和老師對此反映強烈。據不完全統計,高一課本多達31種50本書,此外搭配的教輔也多達十幾種,另外還有填充圖冊多種,學具數種。一個書包絕對裝不完,重量約達數十公斤。這談何減負?
陝西省教育廳《關於2006年秋季義務教育實驗教材選用和招標結果的通知》規定小學、初中英語教材僅限文本,不許向學生搭配錄音磁帶。但在檢查中發現多數學校的英語教材都帶有錄音磁帶且價格不菲。至於教材教輔購買中的折扣回扣乃至貪汙受賄等腐敗行為就不言而喻了。
常言道: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虧不能虧孩子。但我們有的學校及其主管部門卻想方設法巧設名目給學生搭售教材教輔及學習用具,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而且有的教輔還給學生學習帶來負麵影響,比如有的教輔附有詳細的解題步驟和答案,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不利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學習,所以如此教輔不如說是“教負”——教出負麵效果,廣大師生和家長強烈呼籲對強加的教材應該鉸裁,對強加的教輔應該剿負。
2007.10.16遠東一中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