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傳道、授業、解惑——讀《書海問舟》有獲(2)(2 / 2)

李丁身材高大,五大三粗,說話高喉嚨大嗓子,吃飯也給人以咥飯的感覺。如果生在動亂年代,他說不定會成為一個豪傑,起碼是一個刀客,正如其《刀客口味》一詩中的感覺:“一盤五香花生米,/勾起我多少兒時的回憶。/家鄉河灘的花生豆啊,/可真是香得出奇!//一瓶五泉特曲,/噴發著渭北刀客的血氣。/從硬風硬土硬水中走出來的漢子,/絕不向勢利小人彎腰屈膝!//一大碗油潑扯麵,/麵條要寬要厚不要細。/沒魂兒的東西嚼起來沒味兒,/鹹辣出頭方顯豪俠的仗義!”

戰爭年代,他肯定是一個投筆從戎的猛士,說不定還會成為一個叱吒風雲的將軍。但曆史沒有假設,人也無選擇出生年代的權利,李丁有幸生於和平年代,卻不幸趕上文革動蕩時期,家父也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李丁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像其詩《獨角戲》中所說的那樣:“即使畢生都找不到真愛,/我也絕不會詛咒這個世界;/因為它畢竟還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從容地審視人生百態。//沒有出生就不會有過去,/已經死亡就再沒有未來;/隻有活在這個世上的人,/才真正有資格擁有現在。//無法選擇出生的地點,/無法逃離身處的時代;/但還有一件事可以自己做主,/這就是控製好腳下的舞台。”

他抓住了時代機遇,經過十年寒窗的苦讀,有幸考上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畢業後從事教育新聞工作,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卻婚姻不幸,人生坎坷。可謂文章憎命達。不平則鳴,自然就會憤怒,就會出詩人。

筆者不大懂詩卻愛讀詩,李丁的兩本詩集差不多都讀過了,從內容上講大抵是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如詩集《日麗中天》首篇《春風讚》就是對春天和青春的讚美:“風從何處吹來?/吹來青春的歡愛,/吹散滿腔的愁雲,/將我的心花兒吹開。//我多想放聲高歌,/唱醒冬眠的世界,/唱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處處都閃爍著快樂的光彩!”

而《紙金風暴》則是對社會庸俗甚至醜惡現象的揭露和諷刺:“關係是紙,/鈔票是金。/沒有紙搭的浮橋,/香客便走不進廟門。//有錢能使鬼推磨,/老話如今常不準。/關係也能出效益,/這理兒公仆認得真。//紙揭人臉,/金刺人心。/紙和金彙成的風暴,/掀起人世間萬丈紅塵!”

《仕途自警》則表明詩人為人做事的觀點和立場:“草尖的露珠解不了渴,/胡子上的米粒吃不飽;/隻有用自己的血汗換來的食物,/嚼起來才格外有味道。//什麼肯德基、麥當勞,/生猛海鮮和涮烤;/隻要不是自己買的單,/我總擔心腸胃吃不消。//魚肉是隱形殺手,美酒是慢性毒酒;/多少忠良為了口腹之欲,/誤入了奸人的圈套。//花天酒地的富商,/紙醉金迷的官僚;/還是讓我狷介自守吧,/我害怕你們的錢包和官帽!”

這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中國傳統的名士精神可欽可佩,在和平年代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猛士風格,因此是否可以說李丁是和平年代的戰士詩人。名士精神,猛士風格,戰士詩人,由此可見李丁差不多稱得上是“三士詩人”了。我們的時代需要這樣的詩人,需要這樣的詩人用血與火錘煉成的詩歌,需要這樣對社會和人心有所針砭和療救的詩歌!

當然李丁的詩自有其感情真摯、狀物形象、語言生動、押韻上口等藝術特色,我不大懂詩就不班門弄斧了。但我卻覺得為人宜直,為文宜曲,不然文曲星何以解釋呢?寫詩也是這樣一個道理吧。或者用老家鐵匠的話說,火心要空,人心要實。人心實就是做人要老實,要率直,李丁是當之無愧的老實率直之人。火心要空才能吃風,火才能旺起來,我衷心希望年已不惑的李丁的靈感之火熊熊燃燒起來,創作出更好更多的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優秀詩文來。

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說改製——《理論熱點麵對麵.2009》讀後心得

所謂軟實力又稱為“軟力量”,是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學者瑟夫.奈提出來的,是同國家軍事、經濟力量等組成的“硬實力”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一般指的是能夠影響他國意願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製度的吸引力、價值觀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一係列軟要素表現出來的一種能力,在當今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新聞出版業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創新體製機製則是實現新聞出版業發展繁榮的關鍵。就新聞出版改革和發展而言,我認為,影響我省乃至中國新聞出版業科學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體製機製性障礙。目前,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一是思想不解放,改革不徹底,發展不平衡,市場主體地位還未完全確立。二是出版物市場封閉、條塊分割,行業內的戰略合作和資源整合尚未有實質性進展。三是產業集中度低,新聞出版業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不盡合理,城鄉矛盾、區域矛盾(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等還是很突出。四是產業環境不夠理想,新聞出版誠信體係建設的缺失嚴重影響著新聞出版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