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恰群集郵文集》,浙江省集郵協會編,陝西人民版。蓋有集郵文獻交流收藏館的贈書印,劍波兄的題詞令人感動:毛邊,得一同好難矣!與新民兄同在一樓辦公,“雞犬之聲相聞”久矣,知其寫書、愛書、藏書,一日閑聊,知兄甚愛毛邊,欣喜,欣然贈之。
《集郵家的業績》,李毅民著,陝西人民版。扉頁上貼有特製的藏書票,藏書票上印著“寫作是創造”,引人思考。劍波兄的題詞也耐人尋味:何言竹刀不相送,卻話毛邊正當時。
不幾日的後的12月17日,賈平凹在西安圖書大廈簽名售書,我送《賈平凹文集》給該文集編委之一的魯風兄,魯風兄回贈賈平凹新著散文集《大翮扶風》,遼寧文藝版,令人喜出望外的竟是毛邊書,當場請賈平凹簽名,可謂錦上添花。
其次就是孔明、韓霽虹、黨曉絨諸友相贈的幾套文集了。《賈平凹文集》,惠西平、王新民主編,陝西人民版。是賈平凹文學創作的結晶,也是我們合作友誼的結果,費了我們不少的口舌,花了我們大量的心血,雖然不盡如人意,但在金融危機波及包括出版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的今天已是不易了,第一批《賈平凹文集》幾套樣書一到,孔明就送我一套留念。
《杜鵬程文集》,陝西人民版。杜鵬程是我的鄉賢,曾讀過他的長篇力作《保衛延安》和短篇小說及散文,我曾在商州某村圖書室看到一本1979年版的《保衛延安》,已發黃發黑,封麵用膠帶紙纏了好幾層,不知多少人翻閱過了。《杜鵬程文集》印裝精美,值得收藏。
《陝西戲曲研究院劇作遜10冊,《陝西戲曲研究院理論文集》5冊,陳彥主編。陝西人民版。堪稱秦腔為主的陝西地方戲曲作品和理論研究的集大成者。有較大的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對我這個業餘秦腔戲迷而言尤為珍貴。
《紫香槐散文叢書》,陳長吟主編,太白文藝版。是陳長吟、文彥群等七個文友的散文集,是踐行大散文觀念的係列果實,值得散文愛好者借鑒收藏。
《朱雀大藝術叢書》,閻安主編,太白文藝版。一套六本,有圖有文,圖文並茂。
《經典英漢文對照係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版。一套六本,有英文,有漢語,是雙語學習研究的優秀讀物,也可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外輔導讀物。
此外,還有單本的圖書,計有薛保勤長詩《青春的備忘》,太白文藝版;孫見喜長篇報告文學《危崖上的賈平凹》,花城版;杜愛民散文新著《西安往事》,陝西師範大學版;《原生態的西安話》,西安交通大學版;胡正榮等主編的《時代之印》,陝西人民版;等等。均是文史兼備,圖文並茂,引人思考,給人智慧的優秀圖書,值得收藏。
2009.1.21鼠年藏書記續
前幾日,整理一年來購買的和獲贈的圖書並隨筆記錄,便有了《鼠年藏書記》一文,這兩天,文山會海銳減(啥時一年四季如此多好),公務活動亦少(昨天下午處理完春節前最後一件公文),閑情逸致漸生,而寫作是需要點閑情逸致的。今上午上班路過青年路,已看不到開門的小飯館了,想找個小吃也不容易了,由此真切感受到春節即將來臨,店鋪都關門大吉,人們回家團聚了。
我這遊子一時還回不成家,單位下午要團拜會餐,北京還有朋友要經西安逗留,想和我見一麵,那就邊在辦公室等待,邊繼續整理辦公室,幹幹淨淨過大年嘛。辦公室除了桌椅板凳和櫃子,別無長物,但圖書還是不少。整理時又發現了一些鼠年購買的和獲贈的圖書,值得收藏,也值得記錄,那就學學魯迅先生將一年的藏書再略記如下。
“龍魂楹聯文化叢書”:一套三輯九冊,今年收藏的有《中國佛道儒教楹聯精遜、《中國戲台樂樓楹聯精遜、《中國名人故居楹聯精遜、《中國楹聯詩詞創作手冊》四冊,解維漢等編選,陝西人民2008年9月版。這是一套實用圖書,尤其適合農村、城市的文化工作者,有助在推廣普及楹聯的基礎上引導提高人民群眾對楹聯的鑒賞水平。昨天在某銀行辦事獲贈了幾副春聯,覺得就不錯,比獲贈水杯之類的物品更合時宜,也更有紀念意義。
“節日長安叢書”:西北大學2007年版。一套10冊,分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佛教節日、節日飲食、節日娛樂。書中穿插了大量的圖片,展示了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和佛教傳統節日的曆史變遷和豐富多彩。節日翻讀尤覺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