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寫在《龜兔賽跑》扉頁上的話(1)(1 / 3)

這本博客散文集選自我和女兒的博客。初發於中國散文網和中翼網,由於速寫快發的網絡寫作特點,不免像快餐那樣粗糙。因此編書時三易其稿,除少數工作性太強的博客外,初稿幾乎原封不動地一網打盡;再刪改掉約三分之一的日記;又刪節約五分之一的日記,補充了我和女兒新寫的部分博客散文,終成此書。

這個過程中,主編、責任編輯和有關人員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說這本書是眾手成書。首先歸功於陳長吟主編。他不僅主編了全套書,為全書寫了總序,而且做了大量的組織協調工作。王春也幫助做了不少聯絡事務工作,功不可沒。此書的後記也是在陳長吟的建議下寫的,說明了拙作集的編寫思想,以免作事後的解釋。

其次歸功於責任編輯張增蘭和有關編輯人員。責任編輯張增蘭數次審稿後提出修改意見,她尤其賞識女兒的博客,提出增補女兒博客的建議,可惜女兒寫得不多,有些是用英語寫的,翻譯也來不及,未能如願。她這種敬業精神和獎掖後學的胸懷令人感佩。

再次歸功於我局有關部門及其人員的審讀。按出版規定,博客的出版得報出版管理部門審批。有關審讀人員對書稿進行了認真而負責的審讀,提出了修改建議,起到了把關的作用。

此外該書的出版還應歸功於西安上書坊圖書機構的張劍峰,他和同事們做了大量繁瑣的印前工作,特別是拙作集因數易其稿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再次對上述有功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戰友般的敬禮!

2007.9.1寫在《龜兔賽跑》毛邊書扉頁上的話

這是我的第一本毛邊書,當然也是首次出書的女兒的第一本毛邊書。作為愛書編書寫書之人,對毛邊書知之甚早,但僅僅是臨淵羨魚而已。前幾年編拙作集《不惑集》時已有做毛邊書的念頭和想法,但因種種原因未付諸實施。

這次做成《龜兔賽跑》毛邊書,一是與書的內容有關,即博客尤其是日記體博客有一定的私密性,雖經刪節宜於出版,但做些毛邊書,恰有欲露還遮的效果。

二是與文章的體裁有關。書中所收的日記體博客和散文體博客均為短小文章,宜於飯後茶餘,邊裁邊讀,讀讀停停,品之思之。

三是與書友文友的影響有關,近年來,三聯書店的鄭勇先生和江蘇新聞出版局的徐飛先生先後寄我《舊時書坊》、《購書瑣記》、《不裁》等毛邊書,使我得享掰饃羊肉泡的美感,也種下了品讀毛邊書的嗜好。

其中也與女詩人楊瑩不無牽連,十幾年前她曾送我毛邊本詩集,不久前又贈我毛邊本博客散文集《花兒日記》,無疑為我的毛邊書收藏錦上添花。

其實日益喜愛毛邊書更與本心和性情有關,毛邊書不加修飾的“天然去雕飾”,好似薑太公釣魚處的孕璜之石,外表拙樸,內涵美玉,這合於我的審美觀,還有裁讀之後的殘缺之美,不正是人生的象征和文學的遺憾嗎?這也許是毛邊書安慰靈魂的魅力所在吧。

2007.9.1鼠年藏書記

鼠年將去,不平凡的一年值得紀念的人事很多,但一時又理不清頭緒,加之公務繁忙,也無暇做年終總結之類的文章,適逢陝西人民出版社的黃劍波先生送我他編輯的幾本毛邊書,於是便順手將一年來的藏書檢點一二,窺斑見豹,以見個人之愛好,出版界之動態,甚或時代之氣息。鼠與書同音,在多災多難之年擁有這些好書並讀之,竊以為有福了。

首先就先從劍波兄贈的毛邊書說起吧,可以說毛邊書自古有之,早期的小作坊的手工出版物無疑就是毛邊書的始祖。到了近現代,現代的印刷機械使圖書印製得越來越精美,但文人雅士卻有返璞歸真之心,興起毛邊書之好,魯迅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就製作或收藏了大量的毛邊書,還自稱是毛邊黨呢,可見其對毛邊書的鍾愛。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也日漸增長,各種收藏熱居高不下,其中毛邊書成為收藏新熱點,僅筆者就收藏了毛邊書十幾本,過去的文章記述過,在此就不贅述了。單說不久前的一日上班時,在電梯邂逅劍波兄,他說正要找我,我說有何見教,他說送我幾本他編的毛邊書,於是從包裏掏出三本毛邊書,計有:

《檉柳集》,作者孫少穎,陝西人民版。書名奇特,檉柳又稱三春柳和紅柳,是一種落葉小喬木,老枝紅色,葉像鱗片,夏秋兩季開淡紅色花,耐旱抗旱,宜於防沙造林。作者以此為書名寄托對故鄉的思念。扉頁上貼有特製的該書封麵的藏書票,蓋有集郵文獻交流收藏館的贈書印,殊為珍貴,更為珍貴的是劍波兄的題詞:此書原為精裝,毛邊甚難做,乃以平裝代之。物以稀為貴,共二十本,此乃第一本也,贈新民同好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