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大地美容師(1)(3 / 3)

誰說陝西人保守戀家?隨著改革開放,走出家門和潼關的陝西人越來越多,僅新聞出版係統就有好幾位南下廣州和深圳,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且幹出了驕人的業績。這些使人對陝西人刮目相看,也使我們認識到人才資源和文化資源一樣是流動的,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人才就可能流失。

旅行或旅遊由旅和行或旅和遊組成,在火車上就是旅,就是旅行或旅遊的開始,不論談天說地還是吃喝玩樂,都不同於居家生活,更有別於工作勞動,它是人生旅途上的一次休整,是人生驛站上的小憩,也是親友之間的交流,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和生活。

2007.10.1黃土地上信天遊——兼介《黃土地上信天遊》

兩三年沒有去陝北了,近兩年幾次北上的機會都陰差陽錯的失去了,這次參加全省教育收費檢查,本來將我分在陝南組,結果陝北組的同誌因陝南還有別的事主動提出和我調換,正合吾意,我滿口答應,於是有了渴望一般的陝北之行。

我們一行第一站到達延安市的甘泉縣,果然名副其實,久旱逢甘霖,好久未下雨的黃土地上淅淅瀝瀝地落起了雨滴。雖然下起了小雨,氣溫驟降,穿著薄毛衣的筆者也感到了寒冷,但我們的心是熱的,在檢查過縣中學和小學並吃過飯後,我們一行直奔革命聖地,沿路的植被與年俱進,層林盡染,不知是什麼樹葉抑或是山丹丹紅得像喝醉酒的陝北婆姨的臉蛋,令人陶醉。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了,直到市中心才看到久已向往的寶塔山,我們路過安排好的延安賓館而不入,直接進入延安革命紀念館。

據當地教育局的同誌講,上個月,擴建一新的延安革命紀念館才開館,首先進入我們視線的是高約十餘米的毛澤東塑像,不禁使人高山仰止,人們紛紛在開國領袖像前留影以示紀念和緬懷,我們也聚在一代偉人的塑像前合影留念。紀念館內,大量的曆史圖片和實物將我們帶進革命戰爭時代,現代科技的聲像效果將直羅鎮戰役、保衛延安等重大戰役和曆史事件表現得真實生動,令人難忘。仿製的當年延安市場,林立的店鋪再現了大生產運動帶來的市場繁榮景象。

由於行程安排得太緊,我們沒有時間去棗園和楊家嶺等革命遺址參觀瞻仰,連所住的延安賓館附近的鳳凰山革命遺址也無暇去謁拜。好在我隨身攜帶著陳長吟兄贈送的《黃土地上信天遊》,可以心遊和神遊陝北了。

從1984年起,筆者去過多次陝北,也寫過幾篇陝北遊記,自以為對陝北知之甚多,但看了陳長吟兄著的《黃土地上信天遊》,才感到自己相比長吟兄對陝北的了解,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正如賈平凹先生對該書的題詞所道:陝北是產生蒼涼和英雄的地方,也是中國最神秘的地方。陳長吟是我的同事,更是文友,他寫過許許多多的優美文章,又喜歡攝影,他的攝影作品極富情致。這一本書文圖並茂,可看可讀又可介紹陝北啊。

可看當指的是從本書裏可看到有關陝北的名勝古跡、革命遺址、風土人情、山川地貌等方方麵麵的優美圖片和精美的文字,使人如臨其境,不是旅遊勝似旅遊,長吟兄是散文家,又是攝影家,他的文字生動簡潔,圖片藝術優美。前年在一次聚餐時看到這本書,就愛不釋手,長吟兄見我喜愛,就慷慨惠贈。這次陝北之行,僅帶了這本書,幾乎看完了全書,不僅長了不少見識,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也使我的旅途十分充實。

可讀是該書最大的特色,書店所見的旅遊圖書,文字較為簡單平實,泛泛介紹而已,而長吟兄除了以精美簡練的文字介紹陝北的曆史文化和名勝古跡等外,還時常附有行者筆記,不僅堪稱富有詩情畫意的美文,而且使讀者讀到許多鮮為人知的曆史人物和事件的細節和奧秘,並予以畫龍點睛般的評點,比如《詩意小院》一文中,通過鳳凰山和棗園毛澤東故居的描寫,指出前者:結構嚴整,但在規範中又不乏變化,它猶如一首平仄講究、佳句峰起的絕句。點出後者:隨山就水,天然自成,更像一首開合跌宕、激情揮灑的自由體詩詞。這種詩一般的文字隻有如長吟兄那樣的散文家才會從心中流淌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