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三赴大荔“三下鄉”(2)(2 / 3)

今年植樹節引進了新科技——固體營養液,即配置少許土後澆上固體營養液,據說可以提高成活率。為了提高成活率,今年強調了栽植技術,比如挖坑,要嚴格按照栽植點挖坑,栽植坑標準為五十乘五十乘五十厘米,挖坑時要把表土、心土分開堆放。栽植時要求“三埋兩踩一提苗”即:即先填一部分表土,將苗木放入坑穴中心,填剩餘表土,埋根到三分之二時,把苗木向上稍提,使根係舒展後踩實,將心土填到坑穴滿,再次踏實。

今年分給我局的地盤比往年大多了,平均每人近十個坑,我挖了約十二三個坑,零星小雨又轉成了小雨,臉上流的也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內衣也被汗浸濕了。由於我局人多熱情高幹勁大,大約兩個小時就栽完了分配給我局的一長片坡地,不到半天工夫,縱橫交錯的柏樹苗使荒坡變綠了。大家就地合影留念後才戀戀不舍地離去。再過十年二十年,那時荒坡變成花果山,在黃土高坡那將是多麼靚麗的風景,對於我們這些栽樹人而言又是多麼令人自豪的事啊。

2008.3.13

萬紫千紅總是春

3月下旬,正是陽春三月的好季節,我和同事赴漢中參加全國科技專家進漢中暨陝西省第十七屆“科技之春”宣傳月農村科普示範活動,第一次踏上西漢高速公路,路兩邊紅的桃花、黃的油菜花、白的野梨花,以及說不上名字的無名花隨著高速行駛前赴後繼撲麵而來,使人真正體會到了春風得意馬蹄疼,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古詩意境,長期呆在城市裏的鬱悒之情頓時釋然消解。

翌日上午,全國科技專家進漢中暨陝西省第十七屆“科技之春”宣傳月農村科普示範活動在市中心廣場拉開序幕,陸柯侖副局長為省新聞出版局給漢台區龍江鎮西鄭營村、勉縣勉陽鎮黃家溝村、略陽縣白石溝鄉幹水磨村、寧強縣大安鎮江林村等四個行政村援建的4個農家書屋授牌。這次援建的4個農家書屋由我局各配備1500冊圖書、30種報刊、100張光碟,總計價值約8萬元人民幣。靜態的書刊、有聲的DVD和有像的彩電充實得農家書屋猶如知識的海洋,任農民父老兄弟在其中遨遊汲取。這4個農家書屋的援建將對漢中乃至全省的農家書屋建設起到示範作用,將對廣大農民群眾尤其是災區群眾的生產重建和文化生活發揮重要作用。

同日,我局組織漢中市新華書店在示範活動現場擺攤設點優惠售書,十幾米長的書攤上擺放著五顏六色品種豐富的圖書,包括科學種植養殖在內的數千冊圖書受到在場的當地幹部群眾的歡迎好評,人們紛紛解囊選購。不難預料,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圖書就像種子那樣必將結出小康之花。

活動結束後,按當地有關部門的安排,我們馬不停蹄地奔向洋縣,考察了洋縣新華書店,該店被我局評為2008年度“創佳評差”最佳單位,來此一看,果然名不虛傳,不僅店堂裏窗明櫃淨,書籍整潔,“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標語營造出濃鬱的讀書購書氛圍,而且在同樣幹淨整潔的辦公區同樣鐫刻或張貼著有關規定、公約等有關圖書銷售方麵的內容,難怪在這樣的環境裏職工們精神煥發,工作效率高,服務態度好,讀者也愉悅,流連忘返,選購再三,以致一般圖書銷售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飯後應主人一再邀請,我們一行順路驅車來到珍稀動物朱鹮所在地,不過我們不是來看朱鹮,因為我們過去都看過了這種國寶,這次是趕梨花節賞梨花來了。上到山梁上,下得車來,放眼看去,滿山遍野青青的麥苗和金燦燦的油菜花鋪就的彩色地毯之上,滿坡滿樹都是雪白的梨花,恰如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所道:千樹萬樹梨花開,但這不是比喻,恰恰是此地真實的描寫。最引人注目的是老梨樹,樹幹蒼勁黝黑,就像綠葉陪襯紅花一樣越發顯出梨花的雪白。梨樹下種植著豌豆,綠葉叢中是小小的卻盛開的豌豆花,就像梨樹的小孩子一樣簇擁在老梨樹周圍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