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對的,阮信的種種荒淫無恥卻安南的官員被揭發了出來,如克扣軍餉,如殘殺百姓,如侮辱文士,如****婦女——這些也都是確有其事,隻是蔣逸凡一係將之加以強化傳播而已,百姓士子本就不喜歡阮敬,又聽說過一些阮信飛揚跋扈的事跡,厭烏及烏,在蔣逸凡的宣傳攻勢之下無不將阮信視為虎狼一般的恐怖分子,至於這頭虎狼說的話,傳到升龍地區能起到的作用自然就微乎其微了。
這也就罷了,在確立儒家信義的同時,李彥直又囑咐莫氏將阮信的糧餉供應斷了!
安南的國本乃是洮河三角洲的農業帶,北部山區邊關並不產糧,一切供給全靠升龍調配。由於三角洲是平原地帶,無天險可守,北部邊關又是麵向大明,精兵強將曆來聚集於此,無論是黎氏莫氏還是阮氏,捏緊糧餉供應都是其控製北部邊關軍力的不二法門。
莫正中心裏雖不願意現在就將阮信逼上絕路,但麵對李彥直這樣“堂堂正正”的要求卻毫無還手之力。是啊,阮信眼下是在對抗升龍啊,那升龍斷他糧餉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若是不斷,反而顯得莫正中心中有貓膩呢。
莫正中是安南的老派官僚,控製朝政以後早把產糧州縣的官吏都換了,他玩起政務倒也得心應手,這糧餉他說斷就斷,這一來可就把阮信逼上絕路了!
“將軍,我們還有一個月的蓄積,”阮信的參軍稟告說,“可是我們不能再等一個月了啊!”
若等到糧餉將盡,那大軍就亂了,那時做什麼都來不及了!
其實阮信對李彥直的大軍也頗為忌憚,畢竟那是威震四海的精銳部隊啊,在升龍又是以逸待勞——可現在他已經沒有選擇了,要麼是束手就擒,要麼是等著餓死,再要麼,就隻有鋌而走險了!以阮信的腦袋,在現在的局勢下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來了。
“殺吧!殺回升龍去!奪回安南!驅逐明寇!”
跟著便不顧北麵俞大猷的虎視眈眈,直接撲往升龍。
阮信叫響了“驅逐明寇”口號,還真引得十餘個地方群起響應,且那十幾個地方所在的位置,剛好有將升龍包圍起來的趨勢。一時間安南境內硝煙四起,莫正中、莫文明都甚是擔憂。
李彥直卻穩如泰山,笑謂眾人道:“他來得正好!”
命唐舉在城北小七裏灣駐防,準備迎敵,“且守他一守,不用急著決戰。”
又命殷正茂率領偏師,由莫家的人引著,先把周圍那十幾支響應叛亂的地方勢力給平了。
蔣逸凡問李彥直將以何計對付阮信,李彥直道:“阮信手裏的糧餉,怕隻有一月的份吧。”
北部邊關有多少存糧,升龍這邊的兵部是有數的,而升龍這邊的家底,蔣逸凡殷正茂等早就到有司翻閱過了。
“對。”蔣逸凡回答說。
“如果他守住邊關不動,那麼那糧餉就能支持一個月,可是大軍一動,一個月的糧餉最多就隻能敷用半個月,也就是說,唐舉隻要扛住他半個月……”
蔣逸凡接口道:“那阮信就玩完了!”
“不是阮信完了。”李彥直道:“他不會那樣就玩完的,我估計以他這樣人的性格,一到平原地區,軍中又缺糧多半就會縱兵劫掠鄉村,以劫養兵了!”
蔣逸凡醒悟過來:“若他真這麼做,雖能苟延殘喘,但結局隻會更慘!一旦民心厭戰,恨貪官汙吏甚於抵觸大明,就不止是阮信完了,而是安南完了!”
“胡說八道!”李彥直罵了他一句,說:“安南不是完了!而是去蠻夷而進於中華!你跟了我這麼久了,怎麼說話還這麼沒分寸?”
蔣逸凡哈哈大笑,連道:“對,對,都督教訓的是,那時候安南便去蠻夷而進於中華了!進於中華,進於中華!”(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