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蘭魯沙大公爵勢如破竹般平定了北方,長達十年的混亂征戰終於結束,這無疑是北方人民的福音。但十年的亂戰對北方的消耗是極其巨大的,為了保持實力,諸侯們拚了命地擴充自己的軍隊,等到內亂結束時,北方早已經是生靈塗炭,十室九空。這種蕭條破敗的局勢的確讓想要休養生息的大公爵和領主們頭疼不已。
當他們想要重新修繕農舍,恢複生產時,卻發現偌大的北方卻連幾套農具都湊不全,僅有的幾套還是曾經被帶過上戰場,早已是被砍得坑坑窪窪,不堪使用了;當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些木鏟,想要挖幾條灌溉渠時,卻總是在農田裏驚喜地發現幾條大腿骨;而當他們總算是清理了田裏的雜草和骨頭後,卻發現領內根本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來維持所有田地的生產。。。。。。
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就沒辦法生產出足夠的糧食,沒有足夠的糧食就收不上足夠的稅,沒有足夠的稅,就發不出薪水,沒有薪水,士兵們就會逃跑,就會四處作亂。。。
眼看第一個冬天就要來臨,許多領主們都在苦惱著這個冬天怎麼過,而某個領主的無心之舉竟然拯救了整個北方的糧食危機。這家夥比較懶,他讓人上山采集了漫山遍野的野麥種子,連土都懶得去翻,就直接一把撒進田地裏,任它自生自滅。按照他當時的想法,反正就算再勤勞也沒可能在冬天到來之前恢複生產,還不如現在省下口糧,至於那些麥種。。。上帝保佑,有多少就算多少吧。
奇跡往往就誕生於人們已經失去希望之時,當鵝毛般的大雪在北方的土地上肆虐,難民們強忍著寒冷刺骨的北風在田間挖田鼠窩,於枯木間搜尋著些許可以果腹的蘑菇時,偏偏這位走了狗屎運的領主的領民們卻可以舒舒服服地待在石屋裏享受一碗碗熱騰騰的麥粥,而第二年他自己也因為向其他領主出售倉庫裏堆積如山的野麥和種子賺得盆滿缽滿。
說來也奇怪,北方由於多年的戰亂,土壤之間已經摻雜了海量的鮮血和地氣,大多數作物都承受不了如此激烈的“補藥”,所以農人們往往勞作大半年而少有所得。偏偏那漫山遍野的野麥卻可以承受住血性的侵襲,並且長勢比起在山上還要更加茁壯。相對於其它作物來說,這種野麥成熟期比冬麥還要短,年尾種下,往往來年二月便可以長起一片金黃色的麥浪,但到了真正成熟的時候麥穗卻會漸漸變紅,變得如同鮮血般鮮豔,因此又得名為“血麥”。
血麥的麥穗很大,成熟期時幾乎有成人的兩個拳頭大,產出麥粒極多,很快便風靡北方,深受農人青睞。不過,血麥雖然賣相極佳,但口感確實極為粗糙,難以下咽,再加上味同爵蠟,等過了最初艱難的幾年後,稍微有些錢的小地主都不會選擇在他們眼中等同豬食的血麥作主食,而窮人家如今也大多隻是將收獲到的血麥熬成粥來填飽肚子。
不過近年來南方商人發現了這種北方特產的商業價值,使得北方的農場主們又從倉庫裏搬出塵封多年的種子播撒進田地裏。原來成熟的血麥搗碎後不僅能加入各種顏料和化妝品裏,使得顏色更加鮮豔,還能作為消炎藥使用。精明的德萊克斯人千裏迢迢趕赴北方領地低價從農場主們手中大量淘進陳年血麥,然後將其加入化妝品等各種奢侈品高價賣回塔施魯因的貴族圈,令貪圖享受,愛慕虛榮的塔施魯因貴族們趨之若鶩,而商人們自然都發了大財。
四十多年前的金戈鐵馬如今早遠去,也許當年的威蘭魯沙大公爵也想不到,如今留給人們的記憶,就隻有這寂靜山嶺南麓一望無際的血紅色麥田了,或許,這也是那場戰爭留給後人們的唯一饋贈。
作為北方少有的幾處農業重鎮,每到霧月,星光城那三十多尺高的石牆便會被無邊無際的麥海所包圍,全城看起來就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要塞,每當風吹過,那綿延數十裏的廣闊麥海就會刮起一層層金黃色的麥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