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經絡補五體,氣血是大藥…(2 / 2)

這其中的五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頭、四肢受經絡的滋養尤為重要。頭部為十二經脈都有分支分布的地方,所以,人體的五髒六腑之精華通過十二經脈及衝、任、督上注頭部,以供這個人體最重要器官的需求。頭也是人體思維活動的中樞,中醫講的神明源於心,其實包含了頭部思維功能。既然頭這麼重要,那麼對它的滋養就更為重要,首先就是補給線要通暢,如果經絡補通暢則會出現血瘀、氣滯等等原因的頭痛、癲癇、狂躁、頭暈目眩等等;其次就是補給上來的物質要很實在,如果氣血虛弱,頭部得不到營養供應就會出現相應的表現,比如頭空痛、失眠、脫發等等。

那麼我們的軀幹和四肢呢?經絡就不照顧它們了麼?當然不是,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每個部位都是那麼的重要,每個部位細微的不適都會影響到整個身體的健康。軀幹部重要部位首當其衝是頸部,咽喉、頸椎一個是氣體進出肺及飲食入胃的要道,一個是人體氣血上行頭部的必經之路。十二經脈中除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太陽膀胱經而外,其餘經脈均或直接抵達咽喉,或於咽喉旁經過,督脈、任脈、衝脈等奇經也通過旁支絡屬咽喉,足見此處的重要。如果咽喉四周的經脈流行出現異常,則會引發聲音無力、嘶啞、咽喉腫痛、水漿難下等等。頸椎的作用不用說,我想廣大辦公室工作者最有體會,如果頸椎周圍的氣血供應出現問題,脖子疼、脖子硬這些還都好說,關鍵是會有頭暈、惡心等頭部氣血供應不足的表現。而我們的四肢更是經絡密布的地方,《靈樞·逆順肥瘦》說:“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可見相為表裏的陰經與陽經在四肢末端交接,那就是說四肢是十二經脈交接氣血的接力站,十二經脈都十分關心這個接力站,對它們進行滋養。如果四肢的經脈循環不暢,則會出現四肢無力、肌肉萎縮、酸麻脹痛、畏寒怕冷、關節疼痛等等表現。

所以,經絡對於我們的五體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經絡有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以通為補”,比如我院的一位著名老中醫,對於腦出血患者的治療,他采用的就是活血化瘀,但是效果非常之好。我曾經不思其解,如果在出血期活血化瘀的話不是會增加出血量麼?他對我說,出血就是因為經脈瘀阻了,血液才會離經,如果活血並化掉瘀,經脈通暢了,不但血液不再離經,還會把這些離經的瘀血帶走。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經絡“以通為補”。

病不同,理卻同,其實人體內的大藥非常強大,強大到所向披靡,但是如果想要調動它就要給它充足的氣血。說到底五體全靠經絡養,氣血是其中真正補藥。氣血到,五體健康無疾病;經絡堵、氣血堵,五體則有累卵之危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