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劉曾複(2)(2 / 2)

觸類旁通——對京劇的造詣

劉曾複對京劇表演藝術和臉譜有很高的造詣。他從小喜愛京劇,看的學的多了,自己也能唱上幾出。他學戲時,像專業演員一樣拜師、練功、吊嗓子。他曾正式師從“老麒麟童”王榮山學京劇一年,王榮山提出要教他一出戲——《舉鼎觀畫》,這本是他早已知道的劇目。王榮山看出了他的心態,嚴肅地說,你的念白比不會還不會,從這出戲學學念白吧。一年之後,王先生又說,你的唱比不會還不會。他逐漸明白學京劇要真正下工夫學會基本功法,達到能登台演出的基本要求才能算會。這一番“比不會還不會”的教育使他受益終生。跟王榮山學戲使他認識到京劇藝術是一個大係統,王榮山強調演唱京劇要做到一個“整”字,前後台各方麵的工作要做好整體配合,才能演出一台好戲,這與應該重視“整合生理學”研究非常相似。劉曾複說,科學與藝術之間似乎並無不可超越的鴻溝,不論哪一門類的工作,隻要潛心去做,就能觸類旁通。再引申一步,學習哲學、曆史、社會學,對任何工作、任何學術研究都是必要的。他退休前,常常一天之內向不同的學生傳授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藝。上午醫學院的研究生到他家中接受關於生理學研究的指導,下午他向各專業劇團的演員傳授京劇的四功五法。大家都說他生理學研究和京劇兩不誤,真是分身有術。

他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曾任北京市戲曲學校藝術顧問、北京餘叔岩藝術研究會會長以及海內外共建的餘叔岩、孟小冬藝術研究會籌備理事會理事長諸職。在1996年舉辦的“海峽兩岸五戲校藍島杯京劇大賽”中,他與吳素秋、李慧芳、譚元壽等京劇名宿同任評委。天津人民出版社的《京劇知識詞典》的人物部類中列有“劉曾複”詞條,其中記述劉曾複京劇藝術的師承、成就、活動等內容。劉曾複對京劇藝術的唱、念、做、打樣樣來得,他能演的老生劇目在120出以上。他被稱為京劇界的萬寶全書,許多京劇名角都曾向他請教。在京劇臉譜研究上,劉曾複曾得京劇名演員錢金福、侯喜瑞、錢寶森、王福山諸家的真傳,連梅蘭芳對此都很欽佩。據《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曾說:“醫學院教授劉曾複研究臉譜有二十多年,掌握了各種勾法的特點,我曾借讀他的著作,確有獨到之處。將來在這方麵的整理工作,可以向他請教。”劉曾複曾收集整理京劇臉譜數千種,著有《京劇臉譜圖說》、《京劇臉譜大觀》等書籍及《京劇臉譜三題》等文章,被稱為京劇臉譜大師。他整理的臉譜,根據的是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錢金福、王長林、裘桂仙、範寶亭、許德義等著名演員當年演出時的臉譜,極為精確,學術價值極高。他手繪的京劇臉譜收藏於國內外著名研究院、博物館,深受珍視。除京劇臉譜方麵的著作外,劉曾複還整理了100多出傳統劇目的說戲錄音資料。他公開發表、出版有關京劇老生藝術研究方法、京劇音韻、京劇老生武打等的專著,中央和北京廣播電台還收藏和公開播放他的京劇老生戲錄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