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成功就是把複雜事物簡單化(2)(2 / 3)

抓關鍵是一條捷徑,兵法中最好的戰法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不戰之法就是抓關鍵因素,用攻心的方法使對方就範。管理上最佳的方法就是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好的效果,而這最少的成本就是關鍵因素,用簡單高效率的方式達到目的。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最少的努力獲取更多的回報,而這最少就是其關鍵因素……

一定會有人反對,因為我似乎是在宣傳讓大家“不勞而獲”,其實不是這樣,努力是必要的,我們隻是想讓大家的努力更加有效,讓努力的方向指向重點目標而已。

曾經有一家報紙舉辦一項高額獎金的有獎征答活動,題目是:在一個充氣不足的熱氣球上,載著三位關係世界命運興亡的科學家,第一位是環保專家,他的研究可拯救無數人類,使他們免於因環境汙染而麵臨死亡的厄運;第二位是核子專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戰爭,使地球免於遭受滅亡的絕境;第三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運用專業知識成功地種植食物,使幾千萬人脫離饑荒死亡的威脅。

但現在遇到了問題,熱氣球由於充氣不足即將墜毀,必須將這三個人中的一個丟下去才能減輕載重,使其餘的人得以存活,請問該丟哪一位科學家?

這個問題刊出之後,受到巨額獎金的刺激,回答這個問題的信件如雪片般飛到雜誌社。在這些信中,每個人都說出了答案,他們都有不同的看法。總之,他們都在討論哪個科學家對人類的發展更重要,哪個科學家對人類的發展不太重要,將不太重要的那個丟下去……最後結果揭曉,巨額獎金的得主是一個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將最胖的那位科學家丟出去。

複雜的成年人和各界成功人士都沒有猜對答案,而讓一個思維“簡單”的孩子拿走了大獎,這真是對人類智慧的諷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用最少的損失保住最大的成果,人們把精力都集中到了“科學家”三個字上,誤入了歧途。最胖的人,自然對熱氣球的“損害”最大,將其丟下,順理成章,其他的答案都是無稽之談。

能不能抓住關鍵因素成了現在企業衡量人才的一個標準,有一家公司招聘銷售主管的時候,就采用這類考題來選擇人才。他們出的考題是:請各位想辦法把木梳賣給和尚,賣的最多者為勝者。由於銷售主管的待遇很高,很多人前來應聘,但是大家看到這個考題都十分困惑不解,有人還露出憤怒之色。出家人剃度為僧,要木梳有何用?這豈不是神經錯亂,故意刁難人嗎?過了一會兒,幾百個應聘者因為考題的“滑稽”而離開。最後隻剩下三個應聘者:小張、小李和小王。負責人對他們三個說:“以十日為限,屆時請各位將銷售成果向我彙報。”

10天之後,負責人問小張:“你賣出多少?”小張回答說:“我賣出去了一把。”負責人很好奇,能把梳子賣給和尚,哪怕是一把,這其中也一定有技巧,就問他:“你是怎麼賣的?”

小張一五一十地講述了自己上山賣梳子的過程,還有受到和尚責罵和追打的委屈,當他正準備下山的時候,在山腰遇到一個小和尚,他一邊曬著太陽一邊使勁撓著又髒又厚的頭皮。小張靈機一動,趕忙介紹木梳的作用,除了梳頭發之外,對刮頭皮也有好處,小和尚試用之後,覺得不錯,就買了一把。

負責人又問小李:“你賣出多少?”小李回答說:“我比他賣的多,我賣了10把。”負責人就更加好奇,能賣給和尚10把梳子,一定另有高招,就接著問他:“那你是怎麼賣的呢?”

小李說他去的是一座名山古刹,因為他認為那裏的和尚會比較多。但是梳子賣給了和尚,卻並不是給和尚用的。他到那裏之後就發現,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小李就找到了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一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聽了之後,覺得言之有理,就采納了小李的建議。那山共有10座廟,於是他就賣出去了10把木梳。

接下來,負責人又問小王:“你一共賣出多少把梳子?”小王答道:“一共1000把,所有的都賣了,如果你給我提供更多梳子,我能把它統統都賣掉。”負責人驚訝地問:“全部賣完了?你是怎麼賣的?”小王說,他到了一個全國著名的深山寶刹,那裏香火非常旺盛,朝聖者如雲,施主絡繹不絕。小王到這個寺廟之後,對住持說:“凡來進香朝拜者,多有一顆虔誠的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書法超群,可先刻上‘積善梳’3個字,然後便可做贈品。”住持一聽,這是回報香客的一個大好機會,但是不知道效果如何,就先買下10把木梳,並請小王暫住幾天,住持與小王共同出席了首次贈送‘積善梳’的儀式。得到‘積善梳’的施主和香客都非常高興,認為自己能把寺廟的靈氣帶回家中,所以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這裏的香火也更旺。之後,小王帶的所有梳子都被住持買下了。並且還向小王預訂,希望有各種各樣的梳子,以便贈給各種類型的施主與香客。

這就是著名的賣梳子的故事,三個人,三種思維,三種結果。關鍵因素在這其中起到了決定的作用,第一個人隻想把梳子賣給和尚,並且讓和尚自己用,那難度可想而知。後兩個人都想到把梳子賣給和尚,讓別人用,但因為關鍵因素抓的不同,造成了巨大的差異。一個人是一個寺廟一把,而另一個人卻做到了讓所有香客人手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