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休斯應邀到新婚不久的朋友索斯特家吃飯。吃菜時,他品嚐到菜裏有一股很濃的煤油味,簡直都沒法下咽,但礙於情麵,他又不好說什麼。索斯特不可能吃不出那怪味道,但他也無可奈何。他新婚的妻子做飯用的是煤油爐,那時候大家都用那種爐子,很容易把煤油濺到鍋裏。他當著朋友的麵也不好說妻子什麼,隻好對著煤油爐抱怨:“這該死的爐子真討厭,三天兩頭出毛病,你急用時它偏要熄滅,每次修都弄上一手油。”最後,索斯特又若有所思地說:“要是能有一種簡便、衛生、實用的爐子就好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索斯特的話對休斯的觸動很大。“對呀,為何不生產一種全新的爐具投放市場呢?”有了這一想法後,他開始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目標,全身心地投入到研製新型的家用電器上。經過他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了一係列新型的電鍋、電水壺等家用電器,成了聞名於世的實業家。
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都源於那些起初被認為是異想天開的創意。每個人都有發現創意的能力,同時我們身邊也有無數值得去挖掘的好創意。但是,創意需要想象和聯想,需要思考,隻有具備觀察力與敏感性才能獲得它。當然,獨特創意的產生並不是天賦優異的人或職業專家的專利,隻要保持積極的態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反之,如果我們保持著悲觀態度,創意便會遭到扼殺。
思路決定出路
從達維多夫定律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世上沒有不轉彎的路。人的思路也一樣,它需要麵對不同的境況和時代不斷地進行轉換。循規蹈矩就會停滯不前,最後被時代淘汰出局。在思路上會轉彎,是對頹喪、失意的自我否定。不固守舊框架,不封閉新出路,這樣才會在生活上、事業上有好的前程。
小李和小王是兩個新來的員工,性格完全不同。小李工作踏踏實實,每項工作都完成得很完美,因此也得到了領導的誇獎和重視,而小王則相反,整天琢磨些稀奇古怪、不切實際的東西。不久,部門副經理調離,職位空缺,大家都在想,小李平時工作那麼賣力,這個位置肯定是他的了。
副經理人選公布那天,小李早早地來到辦公室,準備接受大家的祝賀和領導的鼓勵。經理終於出來公布人選了:“本部門副經理的職位,以後就由小王擔任。”什麼?小王?小李覺得挨了當頭一棒,怎麼會是這個不務正業的家夥?於是,他疑惑地走進經理室。
“經理,為什麼是小王呢?”
“我知道,你平時表現不錯,但還是不太適合這個位置。小王的工程設計書非常有創意,客戶都很喜歡。我們這個部門缺的正是這樣的創新。我想在他的領導下,我們公司會有不錯的成績的。”
道理很簡單,要有出路就必須有新的思路,要有地位就必須有所作為。隻有敢為人先的人,才最有資格成為真正的先驅者。
董倩是一家青年報的科學編輯,工作很出色,但在人才濟濟的單位,還沒有展現出最理想的光芒。在工作過程中,她發現有不少青年讀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沒有地方表達和傾訴。於是她提出了一條新的思路:開辦一條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心理熱線。
這是一個全新的想法,但是在報社裏談不上什麼主流。因為更多的編輯和記者們認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寫作和發表新聞稿件,要花時間幹這樣的事,未必值得,但領導還是同意了她的想法。熱線很快開通了,竟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反響,電話幾乎被打爆。眾多青少年的心聲,通過一根簡單的電話線彙集到了一起,也為董倩提供了很多寫新聞的素材。
後來,單篇的文章發表已經遠遠不夠了,報社幹脆在報紙上開辟了一個新的版麵,名叫《青春熱線》,每周以4個整版的篇幅發表這些讀者的心聲。《青春熱線》後來成了該報社最受歡迎的欄目之一,而董倩很快獲得了中國新聞界最高編輯獎——鄒韜奮獎。
董倩從一個新的角度,開拓了一個新的思路,不僅沒有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有了一個新的超越,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如果我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試著從一個新的方向或換一種新的思維去嚐試一下,也許收獲的不僅僅是個人薪金的提升,新思路帶來的效益,也許是我們自己根本就無法估量到的。
真情百葉窗:莫要死守老經驗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改變,原本行之有效的老經驗就會麵臨挑戰。用老經驗來解決新問題,不懂得轉變思路,采取依勢而行的應變策略,就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更不會有進步。達維多夫定律給我們的啟示是:死守老經驗不但不能產生創新動力,而且也無法使人脫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