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第一二?? 暴風雨前夜(1 / 2)

當然,所謂“揮霍”,一般部隊也許用不上R-77P,239團可沒有這種顧慮。

尺寸、重量更小的R-77P,射程卻接近R-27EP這種大號炮仗,可用過載比後者更高,這意味著在需要掛載反輻射導彈時,Su-27係列戰機可以通過複合掛架一次掛載很多枚,對接下來的戰鬥當然是一件很不錯的稱手利器。

在幾天時間裏,陸續接到各方傳來的一連串利好消息,可以據此來規劃接下來的遠海作戰策略,龍雲一方麵繼續周密準備,另一方麵,也通過維克托*雷澤諾夫獨享的絕密情報渠道了解紅海軍的遠洋動向,同時和IAPO方麵保持密切聯絡,關注An-124載機與Su-27M2的改進情況。

一場遠洋海戰,如果他真想參與其中,那麼“戰鬥機”與“運載機”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戰鬥機”方麵,考慮到美國海軍艦載機部隊的戰力,往往還勝過同等武器平台的USAF戰鬥機部隊,即將麵對“雄貓”、“超級大黃蜂”戰機的龍雲自然會選擇Su-27M2迎敵,為此IAPO專門對戰機進行改裝,這一工作現在已經接近完成。

和戰鬥機改進的駕輕就熟相比,“運載機”方麵幾乎就是一個外行,龍雲還是從謝爾蓋*柯內舍夫同誌處得到報告,最近一周來,An-124B的改裝工作同樣比較順利:B型運輸機本來就是為承載“暴風雪”而設計,能夠運載全重超過一百噸、體型龐大的航天飛機,搭載Su-27M2升空當然沒有什麼能力上的限製。

不過和運輸“暴風雪”級相比,前者隻需要背著航天飛機從一地起飛、到另一地降落,完成轉場就可以,後者則需要在大洋上空釋放搭載機參加戰鬥,看上去,都是背著一架飛機上天,Su-27M2還比“暴風雪”輕盈不少,但是空中分離這一階段可以說是整個計劃裏最危險的環節,為此,柯內舍夫不僅和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技術人員一起研究、計算,還必須進行若幹次搭載M2型機的飛行與空中分離測試。

航空器的設計、試飛,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實世界,理論分析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很多東西還是隻能靠實踐來一錘定音。

知道了IAPO方麵的研究進度,接下來,龍雲又去關注紅海軍的動向。

搭載平台的秘密改裝,太平洋艦隊的最新動向,所有這些東西,在他手上翻閱的傳真件全都是高度機密,尤其是大洋上的艦隊動向,即使是對維克托*雷澤諾夫,戰區總司令部、艦隊司令部提供的資料也未必一絲不落的把情況和盤托出。

通過一頁頁紙張的瀏覽,年輕人逐漸形成了紅海軍在遠東海域活動情況的總體概念,雖然不知道具體的艦隊編成,也不知道這些大型戰艦組成的遠洋艦隊已經去了哪裏,但綜合各方情報、特別是美國海軍的動向來看,一場雙方積蓄已久的遠海較量,的確就快要在浩瀚大洋的某處拉開大幕。

出擊請求,再加上一些猜想與推測,大概就能勾勒出維克托在這場較量中的作用。

時間一天天流逝,寒風料峭、白雪皚皚的伊爾庫茨克,航空工業聯合體的巨大廠房裏,臨時從NAPO抽調過來、負責白色二十號Su-27M2戰機改裝的熟練技工們已經勞作完畢,檢修一新的蘇霍伊戰機此時剛剛離開IAPO、和兩架Su-27M一起前往茫茫林海之中的某處紅空軍遠程航空兵基地。

就在那冷風挾裹飛雪,到處銀裝素裹的北方大地,前一階段飛抵IAPO接收改裝的兩架灰白色An-124B運輸機,此時就在偌大基地一側的長長跑道邊待命;按照項目小組的計劃,改裝後的“魯斯蘭”B型機將首先進行不搭載戰機的飛行測試,然後再搭載Su-27M2進行若幹次長距離飛行試驗,最後攻克這次改裝計劃的難點,也就是嚐試在空中與搭載機互相分離、讓戰機獨自進入戰場。

龐大的An-124B,搭載一架蘇霍伊戰機飛行,這樣的測試顯然會令人印象深刻。

出於對中將同誌作戰計劃的保密起見,在IAPO完成改裝的“戰鬥機”和“搭載機”才被指派到奧廖克敏斯克基地,一座位於西伯利亞內陸、勒拿河中遊的小城遠郊,在大片人跡罕至的林海中完成一係列飛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