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第八?? 後手應對(1 / 2)

從戰略全局的角度觀察,在“反輻射作戰”中受益的,也不隻是高加索這一片戰場。

沿著戰線一路向西,在更加遙遠的巴爾幹半島,華沙條約組織數十萬大軍嚴陣以待,已經澆滅了美國兩棲攻擊艦隊的進攻幻想;在高加索戰區的戰略反攻發起後,驚慌失措的美國人更是陷入了一種“拆東牆補西牆”的窘境。

克格勃發來的情報顯示,在昨天晚些時候,原本一直巡曳在東地中海、對巴爾幹沿岸國家虎視眈眈的美國航母戰鬥群,已經在旗艦“企業”號的率領下匆忙向東行進、加速馳援土耳其;如果是在幾天之前,這一動向恐怕會給紅色帝國造成相當大的壓力,現在卻隻是一種近乎飛蛾撲火的不智之舉。

是啊,如果不能破解R-27P/EP的威脅,調集再多的戰鬥機來又有何用?

從頭到尾讀完了一疊傳真紙,隻覺得渾身輕鬆、神清氣爽,在兩個世界裏同時參與兩場戰爭的龍雲難得有這麼一次愉快的心情,他站起身在屋子裏來回踱步,順便也計劃一下後麵的作戰安排。

隨著華約在高加索進入戰略反攻,在眼下的這一片大好形勢下,龍雲和他的白色二十號Su-27P42簡直就是如魚得水:因為沒有雷達而天生免於被反輻射導彈誤擊,現在他完全可以一直重複昨天的戰鬥經曆,駕駛座機南下殺入戰團,給已經混亂不堪的北約空中作戰體係再添一把亂,順便也可以把已經高到不可思議的戰績再往上刷一刷。

說到戰績,和R-27P/EP反輻射導彈的作戰模式不一樣,龍雲的白色二十號座機隻能使用R-73M格鬥導彈、或者航炮,也就是隻能進行目視空戰;這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他的每一個戰果都會留有記錄,這倒是方便了相關部門的數字統計。

哈哈,既然北約戰術空軍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現在還不趁火打劫、又更待何時呢?

不過正所謂“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屋裏高興了沒一會兒,理性就讓龍雲重新冷靜下來,他開始全盤思考眼下的南方戰區形勢,覺得自己恐怕還是過於樂觀了一點。

對於R-27P/EP這類“反輻射導彈”,作為武器研發流程的直接參與者,龍雲當然知道這玩意並不算什麼太高深的東西,即使以蘇聯目前的電子工業水平,都可以在短時間內研製成功、並投入批量量產,那麼很自然的,如果北約國家得到了這種導彈,可想而知他們很快就能破解裏麵的秘密,這一點他在之前的作戰會議上也提出過。

當然,要說美國人怎麼能得到R-27P/EP導彈呢?

這事情可是一點都不難辦。

現代空戰的主要武器——空空導彈,為了技術保密、和減少誤擊起見,一般都會設置自毀電路,在導彈飛完了全程、卻還沒遭遇目標時,自毀電路就會引爆導彈戰鬥部。

但是正如所有的精密電子器件一樣,自毀電路的可靠性肯定達不到百分之百,一場大規模空戰中,總會有不少導彈在發射出去之後,既沒有命中、也沒有自毀,墜落到地麵的話就有可能被敵方拾獲。

那麼現在,考慮到美國人的反擊,龍雲就需要麵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按照眼下的高加索戰況,單昨天一天時間裏,蘇聯VVS、PVO就總共發射了超過六百枚R-27P/EP導彈,這個數字看起來著實驚人,主要還是因為采取了覆蓋射擊、撒網戰術的緣故;那麼從概率上講,因為各種情況未爆炸、墜落在戰區的R-27P/EP導彈數量也少不了。雖然在紅軍的大舉進攻下,北約聯軍正在節節敗退、大部分墜落的未爆導彈不會落入敵手,但是要弄清楚R-27P/EP的導引頭工作原理,隻要拿到一兩枚實物就足夠了。

所以情況是明擺著的,“北約拾獲導彈、並製定出對策”,這並不是一種可能性,而是一種早晚會發生、也許還會很快發生的現實。

想到了接下來必然會遭遇的北約反撲,龍雲把之前的輕鬆情緒暫時放到一邊,他回到桌邊坐下來,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一下子卻沒有什麼明確的思路。

在桌旁悶頭思考片刻,他從抽屜裏拿出紙筆來,試圖憑借自己在軍校裏掌握的一些知識、和平行世界裏的蘇聯軍事力量概況,大致推演一下高加索的戰況進展速度。就比如說,在北約戰術空軍被完全壓製的情況下,蘇聯陸軍的兩個方麵軍推進到土耳其腹地、基本達成這次戰役的目標,大概需要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