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高開高打(2 / 2)

八枚PL-12的攜帶量,基本上已經是殲-10A掛載空戰武器的極限;當然這種下導彈雨的打法非常燒錢,如果不是有之前“壬辰”的增資支持,他是不會這樣不計成本的。

而作為長機,龍雲的01號殲-10A掛載可以說就是另一個方向的極端:除了機翼外側和中段的兩個掛點上帶有亮紅色的PL-8C導彈外,整架戰機就再沒有其他掛載物,看上去算是相當整潔。

之所以采用這樣的掛載方式,和“宸龍”的預定作戰策略是有直接關係。

在比賽之前,龍雲就和劉威練習過的戰術,就是由劉威駕駛的僚機爬升占據高度、速度優勢,在高空待命準備攻擊;而龍雲則在僚機掩護下前出接敵,使用數據鏈共享兩架戰機的目標信息,並以此來指揮高空高速的劉威實施超視距突襲。

為達到這樣的目的,龍雲的“猛龍”座機現在隻攜帶了四枚格鬥導彈,保證良好的戰機機動性發揮;爭取先敵發現、然後突進到目視距離進行格鬥,就是他預先擬定好的戰術。

當然,瞬息萬變的對戰時刻,敵我態勢都在隨時變化,能不能真的這樣做,那就要看雙方的臨場發揮了!

保持密集編隊進入交戰空域,龍雲雙機再次測試IFF(Identification-Friend-or-Foe,敵我識別)模塊工作正常,就開始互相分離;在接下來必然爆發的超視距較量中,既然龍雲打算抵近作戰,就必須依靠IFF來確保不出現誤傷。

當然了,如果真的出現導彈追錯目標的情況,他自信也有靠“猛龍”的機動能力硬甩PL-12導彈的把握,但是真到了緊張激烈的格鬥裏可能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晴空萬裏,朵朵白雲就在身側掠過,龍雲眼看劉威駕駛的02號殲-10A開始按照預定航線持續爬升,很快就逐漸遠離、消失在視線中。這時候查看一下導航信息,他們雙機已經深入交戰空域約十千米,雷達告警器暫時也沒有提示,於是他果斷開啟機載雷達,在六千米高度上向前巡航索敵。

廣闊的對戰空域中,銀灰色的銳利身影在白雲間穿梭,留下淡淡的白色航跡。

而就在向前飛行、開啟機載JL-10A雷達索敵的龍雲緊張注意雷達顯示屏的時候,對麵數十千米開外的“天王星”雙機也已經進入對戰空域。

和“宸龍”雙機的各自為戰不一樣,頗為忌憚龍雲格鬥作戰能力的他們還是采取了穩妥的雙機編隊突進,以便在遭遇單獨行動的“宸龍”長機時能夠互相掩護;保持五千米左右的高度開機搜索正前方空域,“天王星”的Su-27SK雙機也在徑直向對戰空域的中心點接近,雙方很快就會發生超視距接觸。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