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頭盔瞄準具(2 / 2)

當時因為沒有經驗,他隻是把這個方案草草寫了寫就上報給上麵,沒曾想他們是發給了MiG-29的設計單位,不是應該先發給“三角旗”這樣的部門麼?

簡單地回想一下,龍雲知道他給出的幹擾思路隻是一種理論,後來給畫的設計圖也隻是用來說明這種方案的可行性;這樣的幹擾機並不局限於MiG-29,理論上配套給任何型號的殲擊機基本都可以,應該不至於被他們弄錯吧?

“啊?幹擾機?——哦,是的,那東西我們也有所耳聞,還接到了一些資料。那也是您的主意嗎?真是天才!”

謝洛夫有些激動地搓著手,作為米格設計局的人員,他對這位駕駛MiG-29連獲佳績的空軍中校當然有極大的好感,“不過我這次來不是為了這,那已經給提交到‘三角旗’那邊去了。是關於MiG-29型殲擊機的最新改進,既然您是公認的頭號米格王牌,希望您能抽時間去看一看,行麼?”

改進MiG-29殲擊機?

龍雲有點疑惑,他看不出這和自己有什麼關係。當然了,針對殲擊機的改進是需要收集第一手的空戰情報反饋,改進中也需要飛行員去參與驗證、試飛;但是這些工作自然有試飛員去做,應該不至於專門找到他吧。

“那麼,需要我做些什麼?”龍雲想了想,覺得他們是不是要采訪他,“關於戰鬥的一些反饋麼?”

“那當然好,我們路上可以談談。這次主要是配合其他設計局的一種新方案,”謝洛夫習慣性的看看左右,“是關於目標瞄準的技術改進,想讓您去看一看,提些改進的意見。”

“關於目標瞄準技術的改進”麼……

龍雲想了想,就大概猜道了謝洛夫指的是什麼。

在之前駕駛紅色十三號米格進行的謝幕之戰裏,他駕馭的全新MiG-29,火控係統和相關接口就和之前的機型有點不同,他當時並沒有太在意。現在想起來,自己在駕駛米格機的時候一直有個疑問,就是這個平行世界裏已經是一九九六年,可是為什麼米格機上沒有頭盔瞄準具?

那種東西,雖然對他來說作用不大,但是對提升一般飛行員的目標捕獲能力,是有很大的幫助。

所謂頭盔瞄準具,在影視作品裏往往都是神話的不得了,簡直就是眼睛一瞪敵機灰飛煙滅的神器;其實這東西的原理可以說相當簡單,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

頭盔瞄準具的作用,是使用安裝在頭盔上的傳感器,把飛行員視線所注視的方位信息送到火控係統,然後使用雷達、EOS(紅外探測係統)或者導彈自身的導引頭去在這個方位尋找目標。

說直白一點,就是用眼看的方式提示火控係統:目標應該就在那裏,趕緊去那邊找!

這種解釋很簡單,也說明頭盔瞄準隻是一種快捷的目標指示方式,本身不可能像電影裏那樣在眼前呈現“嘀嘀”鎖定景象;或者說,即使沒有這種東西,飛行員也完全可以手動操控雷達、EOS去搜索特定方位的目標。

但是在緊張激烈的空戰裏,能夠轉頭“看”向目標,按動電鈕後就可以讓火控去嚐試捕獲,這樣的快捷方式當然是對作戰、尤其是你死我活的格鬥空戰有相當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