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不可缺失的愛(2 / 2)

“別的女人離了婚,都恨不得將孩子藏起來,不再讓父親看一眼,你倒好,這麼沒完沒了,算什麼?”

梅子對前夫說:“即便你是個不合格的父親,即便你待她,不如待現在這個孩子更好,你都得來看她。我送她去你那裏,跟你在一起,並不是像你想的那樣,要破壞你的家庭,而隻是為了孩子,她還小,心理上,有對父愛的需求,現在你不給她,將她的這個需要壓抑住,等她長大一點,就會找到另外滿足的渠道。對男性的認識,又不夠全麵和健康,這怎麼會不影響到她的生活呢?”

事實確實如此,自從知道父母離婚後,女兒對父親的關心,似乎比之前要求更多。她生怕會從此失去爸爸,談起爸爸,也變得極端脆弱和敏感。

梅子能更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長遠的發展。

雖然前夫不大理解,但因為有梅子的保證,加上對孩子的憐惜,漸漸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開始對女兒的事操心起來。

梅子說,從自己的內心講,她一百個不願意去見女兒的繼母,但是孩子要經常去那邊,她必須幫著孩子,營造一個比較和睦的環境,才不會帶給女兒心理負擔,盡可能少地,給她造成陰影。

梅子的理性,不僅表現在待前夫的態度上,同時她也很注意,從不當著孩子的麵,說前夫的壞話。她不想給孩子留下有個壞爸爸的印象,畢竟,哪個孩子都不想有個壞爸爸是不是?

因為梅子的故事,對國外一些收養孤兒的父母,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他們從不隱瞞孩子的國籍,也不隱瞞他們是被收養的事實。他們會在孩子懂事之後,帶著他們回到故鄉,看看那裏的山山水水,讓他們對自己的身世,有點了解。等孩子大了,如果他們願意,養父母也並不會刻意阻止他們去尋找自己的親身父母。

這樣去愛孩子,是因為他們懂得,他們並沒有權利,隨便剝奪孩子的父愛或母愛。

那些因離異,不許另一方再看孩子的父母,分明是將自己的憤怒,發泄到了正常的親子關係上麵。

父愛和母愛,很像是孩子飛翔的兩隻翅膀,缺了一邊,都會帶給他成長的不平衡。我們見到多少因父愛缺失,在戀愛婚姻上,走向偏執的女孩子,也見過多少從小缺乏母愛,長大後冷漠自私,不會尊重女性的男人啊。

少年時缺乏的關係,給他們本人帶來的,是一種不正常的生活,缺失了一塊,就會用一生的時間,去補漏去強化。對能自省的人來說,他會做一些糾正,多一些努力,但對很多完全不自知的人來說,也許一生都會在自傷和傷人中度過。

到那時,再後悔,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