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演員,出了一本新書,正在電視裏,和觀眾互動。
除了關心她寫的書,演的戲,也有人好奇她的個人生活。
問她有沒有丈夫,有沒有孩子,平常不演戲、不寫書、不旅遊、不出通告、不出國的時候,又做些什麼?會在家裏做飯嗎?會帶孩子去公園裏玩嗎?
女演員的表情,突然冷下來,她沉吟了片刻,說:“工作太忙,一直沒有機會,成家生孩子。”
“可是你不覺得40歲了,應該做這些了嗎?”
總有這樣的觀眾,比狗仔隊更執著,非要問出三六五來。“你喜歡孩子嗎,你準備嫁個怎樣的男人,你會為家庭做犧牲嗎?”
女演員躊躇片刻,終於說:“我想我還沒有做好準備當母親。”
這則消息,隨後在網上發表出來。有觀眾在後麵點評,語氣相當地不解。
“生孩子是水到渠成的事,懷孕了,生就是了。有什麼要準備的呢?”
是啊,難道不是很多女人,都是20多歲,就結婚。結婚後不久,便懷孕,於是生下孩子,從此忙忙碌碌做母親。到了女演員四十來歲的年齡,孩子都已去上了大學。
連載人飛船,都沒有準備得天衣無縫的時候,都會臨時出狀況,甚至當空爆炸。
做母親,要怎樣準備,才能算是準備好了呢?
充足的時間?
優良的卵子和精子?
愛心?
足夠的鈔票?
一生的幸福?
……
要怎樣,所謂準備,才能算是盡善盡美?
是想給孩子一個毫無遺憾的人生嗎?還隻是,因為擔心自己給不了,所以感到恐懼?
可是,正如來到這個世上的所有人,誰不是且行且思,且行且尋的呢?並沒有見到誰,因為父母準備得好,便無憂無慮,從此活得賽神仙。
每個人,也許物質享受上,會有所不同,但內心的憂慮、困擾、不如意的程度,卻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女演員說出沒有為做好準備當母親的話來,可能隻是另有所指。
果真,隨後看她的書,裏麵寫到原生家庭的問題,讓她敏感自尊的內心,相當地不安。
原來,母親是地方戲的演員。長年在外演出,春節也不回家。父親身體不好,性格懦弱,收入也不算高。所以,母親在家中地位很是強勢,加上在家裏的時間很短暫,不大習慣家庭生活,對帶孩子,更是缺乏耐心,一說什麼不對,就衝她和哥哥發脾氣。
又特別愛漂亮,總是穿戴入時,在外麵演出一年,也拿不回家幾個錢。父親雖然對他們還好,可家裏缺了母親,孩子的內心,總是空落落的。
“本質上,她可能一直是個沒長大的女孩,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到現在,才明白,她不是個好母親。這也讓我對自己能否做個好母親,充滿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