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寫完後,神父總結道:“天堂是具備了一切美好事物和美好心靈的地方,地獄是充斥了一切醜惡事物和醜惡心靈的地方。”

然後,他問孩子們:“有沒有人知道,人間在哪裏?”

孩子們說:“人間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地方。”

神父說:“錯了。”孩子們大惑不解。

神父告訴孩子們:“人間不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人間既是天堂,也是地獄。當我們心裏充滿愛的時候,就是身處天堂;當我們心裏懷著怨恨的時候,就是住在地獄!”

其實天堂與地獄並不遙遠,快樂與不快樂隻是我們的一念之差,問題在於你怎樣去選擇。

自從潘多拉的魔匣打開以後,煩惱、疾並痛苦……一股腦兒地降臨人間。我們哪一個人都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於是每個人都會受製於他所處的環境,樂天派也好,憂愁者也罷,哪個能逃脫得了所遇到的幸與不幸呢?

實際上,平日總是樂觀的人,他們很會利用巧妙的方式方法排解自己的負麵情緒,從而給人一種總是樂觀的感覺。另一些人,在情緒低潮時,他們把低潮看得很嚴重,很想逼自己盡快走出低潮狀態,結果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使問題複雜化。

當我們觀察平和、輕鬆的人時,我們會發現他們了解正負情緒的來來去去。總有一些時候,他們過得不怎麼快樂,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事情的發展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所以,當他們感到沮喪、生氣或緊張時,他們也用同樣的樂觀心態和智慧對待這些事情。他們不但沒有因為感覺不好就對抗這些情緒,反而以平和的心態接納這些情緒,知道這些情緒會過去。這種做法可以讓他們平穩地離開負麵情緒,進入心靈的正麵狀態。

當我們感到難過時,不要抗拒它,試著放鬆,看看除了恐慌,我們是否能夠保持從容與鎮定。不要對抗自己的負麵情緒,而應放鬆心態,從容麵對。

應當從適當的角度來麵對自己當前的苦惱,並明白世界總是在不斷變好的。人活著,如果整天擔心這個,憂慮那個,豈不是活得太痛苦了嗎?這樣,身體怎麼會健康呢?大好時光,不要讓憂鬱占據了。當晨曦來臨,就告訴自己:“這是快樂的一天,我要好好地幹。”接著精神抖擻地出門。

處在工作環境中,不管是樂觀的還是憂愁的人,該知道如何讓自己真正的快樂了吧!真正的快樂,才是心的天堂。

心靈的天堂,其實遠不止以上所說的這些,隻要你選擇做你喜歡做的事情,隻要你樂觀快樂地麵對這個充滿著喧囂與騷動的世界,留守在你心中的仍然是一個快樂的天堂。

重要的不是你成功了,而是你生命的意義。重要的不是你學到了什麼,而是你傳授了什麼。重要的是每個行動之中都有正直和勇氣的氣概,偉大的同情心和犧牲精神,並且鼓勵他們遵從榜樣。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在你離開後,別人會認為是個永遠的損失。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不是偶然的。那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選擇問題,選擇有意義的人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