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對於高血脂的病人,還是要不飲酒,因為酒精的攝入量多對血脂還是有影響的。
4.降脂與減肥的關係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表明,高脂血症與肥胖症以及伴發或並發的脂肪肝密切相關,50%以上的肥胖症患者並發高脂血症,約有半數的肥胖症患者可見輕度肝脂肪浸潤,在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的發病率可高達61%~94%。且肥胖患者的周圍脂肪組織過多,釋出的未酯化的脂肪酸增加,與脂肪肝有直接關係,肝內脂肪的堆積與體重的過重成正比。肥胖症患者體重得到控製後,其肝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反之,體重繼續增加,則脂肪肝亦加重,這些事實提示,肥胖症患者的脂肪肝僅反映體內總的脂肪積存的一部分。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營養和衛生專家警告說,體重過重和肥胖就是病,它對健康的危害不亞於煙草中毒。專家們還認為,全世界肥胖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與高脂血症患者幾乎相一致,是人們經常坐著不動和過多食用含高熱能的食物。有關調查數據顯示令人觸目驚心,有資料報道,上海地區成年人群中肥胖率高達12.68%、青少年達11.35%,上海超重肥胖老人數已接近1988年的美國水平。專家們指出,肥胖是一種病,肥胖者的壽命要比正常體重者短少若幹年,從某種角度說,肥胖伴發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病症,其危害的程度比吸煙的危害更大。
時下出現並湧動著一股減肥“熱浪”,但人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對於肥胖症、高脂血症患者來說,減肥不等於單純地減體重,減肥的重點首先應當減脂。
很多人往往將“減肥”與“減體重”等同起來,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有資料報道,在全國第三屆肥胖研討會上,專家們修正了這一看法。專家們指出:大多數肥胖屬於單純性肥胖,是由於攝入過多的高熱能食物而少運動,消耗又不夠,導致脂肪多餘積聚引起的。而且要看到,體重與胖瘦並非完全成正比,如舉重運動員肌肉發達,身體超重,但並不算肥胖;而一些人體形瘦小,倒可能體內脂肪含量高,產生隱性肥胖。單純將體重作為減肥標準,通過減少或大量消耗體內水分與蛋白質可以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但過後體重又會反彈造成“假減肥”。因此,科學的減肥應通過降脂程度來考察,要把減肥的關注點放到減脂上來。
對於病理性肥胖的人,切不可盲目減肥,首先要做的是到醫院請教醫生,查明自己肥胖的原因。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肥胖,那麼對症治療是第一位的,治好了原發性疾病,肥胖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相反,如果盲目減肥,很可能加重病情,這一點必須充分重視。
5.睡眠問題
中醫學認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與大自然息息相關,人的日常護理與保健隻有順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健康長壽。作為日常護理與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睡眠,也要順應節氣之變化。並認為,睡眠是調整人體精神氣血必不可少的一項生命活動,是人體借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自然休息。所以,合理的睡眠,對高脂血症患者(以及肥胖症、脂肪肝等病症者)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脂血症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是“生性喜靜”、“貪睡少動”;有學者報道,“貪睡”是個體發胖的重要信號,這類患者睡眠特別香甜,若已經睡上足夠時間後還想睡,或者經常哈欠不斷,在排除過於疲勞情況下,或許就是肥胖悄悄襲來的疑兆。部分高脂血症患者以及肥胖症者經檢查確診其相關病症後,對“貪睡”概念十分後怕,甚至急得怕睡覺,以至於無針對性地強製自己少睡,搞得精神負擔很重,而且還相當緊張。其實,這樣做既非必要,也無助於疾病的積極防治,而且還會對疾病的康複帶來很多不應有的煩惱。
要充分認識到,最重要的是掌握睡眠的方法。古人有詩雲:“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中醫學提倡“與日月共陰陽”,也就是說,睡眠可根據四季特點加以調節,春夏季宜晚臥早起,秋季宜早臥早起,冬季宜早臥晚起。我國明代著名醫家張介賓說:“以動靜言之,則陽主乎動,陰主乎靜”;“陰陽升降,氣之動靜也;形氣消息,物之動靜也;晝夜興寢,身之動靜也”,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生命在於運動”,動而不衰。並認為,靜養存精得以延年益壽,而且從辯證觀點探究,其動和靜符合黃金律(俗稱0.618分割律)時,才是較佳的養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