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高血壓的治療(12)(2 / 2)

【專家解答】

高血壓病能導致聽力損害嗎

是的,高血壓會造成內耳缺血缺氧,從而影響聽力。

【醫生支招】

高血壓患者警惕早期聽力損害

高血壓病是以血管為主要病變的全身性疾病,可影響全身很多組織器官的微循環,內耳微循環也是其中之一,造成內耳的缺血缺氧,影響聽覺。研究發現,高血壓可導致聽力的損失,尤其是在高頻平均聽閾,是加重聽覺退變的內源性因素。

隨著病程及年齡的增加,聽力損害逐漸明顯,患者可出現聽力下降、耳鳴等症狀。另外,高血壓還可通過影響血液流變學特性,改變血液粘滯性,或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致血管栓塞或痙攣,致前庭係統缺血缺氧,從而影響前庭係統功能,出現眩暈、平衡障礙等臨床表現。

高血壓病易致高頻聽力的下降,而高頻聽力不同於平時講話的言語頻率,往往使人感受不明顯而易被忽視。隨聽力進一步下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交流。所以,高血壓患者應及時進行聽力篩查,及時給予幹預和治療,避免潛在的聽力損害。

【科普小課堂】

老年人聽力下降的原因眾多

耳聾分為兩種,一種為神經性耳聾,一種為傳導性耳聾。前者是老年人耳聾原因中最常見的。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開始老化,聽神經也會隨之退化,因而導致神經性耳聾。對老年人而言,引發聽力下降的原因是很廣泛的:高血壓、哮喘、腦動脈硬化、貧血、肺氣腫、病毒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某些抗生素,都可能引發聽力下降。

有些老人因肺部感染等服用的抗生素,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等,能致聽神經損傷,是引起耳聾最常見的藥物。所有氨基糖代類的藥物都對聽神經有損害,還有氯喹、阿斯匹林、喹嚀等,都對聽神經有損傷。

老年人預防耳聾或聽力下降,應做好養生保健。血壓高的老人,煙酒對身體的影響較大,應盡量戒除;飲食上應食清淡的食品,如蔬果等。每天飯後最好食一隻香蕉,預防便秘發生;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另外,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老年人可佩戴助聽器,但須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助聽器。

【本節評分】

貼心小提示

有些老年人一旦出現聽力下降的情況,就自認為是上了歲數,其實,老年人耳聾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單純認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出現耳聾的時候,及時就醫,查出病根是很重要的。

自評得分(在下麵劃對勾):

*做得很好:0.5分

*還需要改進:0.3分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5.高血壓合並主動脈瘤

【胸痛未必是心髒病】

兩個月前,蕭女士經曆了一場生死劫,那段時間,她常咳嗽,呼吸困難,開始她還以為自己患上了心髒病,由於工作原因,她並沒有馬上去醫院檢查。一天下午,她突然感到胸部、背部劇痛,痛得她難以忍受,在同事的幫助下,趕緊服用了硝酸甘油,但情況並沒有好轉。

同事趕緊把她送到省中心醫院檢查,經過醫院的詳細檢查後,被確診為主動脈瘤,醫生說,蕭女士的病情非常嚴重,因為她還患有高血壓,高血壓合並主動脈瘤的危險性更大,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就會威脅患者的生命。

【專家解答】

高血壓合並主動脈瘤的危險性更大嗎

是的,高血壓合並主動脈瘤如果能不到及時救治,很可能會危險患者的生命。

【醫生支招】

認識高血壓合並主動脈瘤

主動脈瘤是指胸主動脈、腹主動脈擴張性病變,是一種很凶險的疾病,死亡率極高,預防難度也很大,高血壓合並主動脈瘤時將更加危險。引起主動脈瘤的常見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叫馬凡綜合征。

高血壓和夾層動脈瘤關係密切,80%以上夾層動脈瘤並發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促使動脈中層壞死。高血壓尤其是血壓波動幅度大,是引起瘤體破裂死亡的常見原因。因此,了解主動脈瘤的臨床症狀,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是避免危險的主要舉措。其症狀表現如下:

1.當擴大的動脈瘤壓迫周圍器官,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異常變化,如壓迫食管可出現吞咽困難;壓迫氣管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壓迫喉返神經可導致聲音嘶啞;壓迫上腔靜脈可引起麵、頸、肩部靜脈怒張或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