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支招
高血壓的主要並發症有哪些
高血壓患者由於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引發全身小動脈的硬化,從而影響組織器官血液供應,造成嚴重後果,導致高血壓病的並發症。在高血壓的各種並發症中,以心、腦、腎的損害最為顯著。
1.腦血管意外。
腦血管意外亦稱中風,發病突然,致死率極高,即使不死,也多數致殘,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種。高血壓患者血壓越高,中風發生幾率越高。高血壓患者都有動脈硬化的病理存在,當腦動脈硬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再加上一時激動或興奮,就會使血壓急驟升高,腦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圍的腦組織,此時,患者會立即昏迷,即俗稱中風。
2.高血壓性心髒病。
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就會增加心髒的負擔,形成代償性左心肥厚。患者並發左心室肥厚時,即形成高血壓性心髒病,從而最終導致心力衰竭。
3.冠心病。
血壓變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間的失調。患者血壓持續升高,左室後負荷增強,心肌強力增加,心肌耗氧隨之增加,合並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功能降低,心肌供氧減少,從而出現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力衰竭等。
3.腎動脈硬化、尿毒症。
高血壓合並腎功能衰竭的約占10%。高血壓與腎髒息息相關,高血壓會引起腎髒損害,同時腎髒損害又會加重高血壓病。高血壓和腎髒損害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急驟發展的高血壓可引起廣泛的腎小動脈彌漫性病變,使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可迅速發展為尿毒症。
科普小課堂
高血壓產生並發症的原因
高血壓病最可怕的就是引發並發症,產生這些並發症的原因主要是因高血壓使動脈產生一係列變化,特別是全身小動脈的長期痙攣,可能會導致血管壁發生營養不良性變化,內膜下蛋白性物質沉積,纖維組織增多,中膜肌層肥厚,動脈彈性下降,以致管腔變窄。
因小動脈內變化,管腔內沉積增厚變窄,全各器官組織內的小動脈都會受到影響,尤以腎細小動脈最顯著。由於小動脈痙攣,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髒為維持血液循環暢通,便努力地收縮,才使血液達到各處,導致心髒過於勞累,左心室肥厚以至擴張。腎髒由於腎小動脈硬化,形成腎缺血,最終導致高血壓素,促使全身小動脈痙攣,又加重了高血壓,腎髒長期缺血,發生營養不良變化,腎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本節評分
貼心小提示
高血壓病並發症盡管發病急驟,病情凶險,但並不是不可預防。預防的根本措施就是使血壓穩定,堅持長期服藥。
自評得分(在下麵劃對勾):
*做得很好:0.5分
*還需要改進:0.3分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2.糖尿病腎性高血壓的特征
痛苦的深淵
半年來,隋先生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對生活的希望也一次次被疾病徹底擊碎。隋先生患有糖尿病已經有3年了,在去年的檢查中又被查出患有腎病。隋先生在治療疾病方麵花去了大量的金錢,妻子和女兒也為了他常常省吃儉用。
作為一家之主的隋先生心裏很不是滋味,於是,他背著家人在外麵辛苦的賺錢,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家裏的經濟狀況,但本來就有病的身體卻無法支撐他完成這個心願。一天,他正在外麵忙碌,突然感到眼前發黑,頭暈,差點摔倒。到醫院檢查,醫生說,他血壓偏高,並告訴他,一定要注意休息,他目前的情況非常危險,不易進行超負荷的工作。
專家解答
糖尿病、腎病、高血壓三者是相互影響嗎
是的,三者之前,相互影響,對病情康複非常不利。
醫生支招
糖尿病腎性高血壓的特征
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發病率高達40%,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高血壓不僅是腎病表現,也是腎病發展的主要危害。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高血壓具有獨特的特征。
1.高血壓多發生在糖尿病腎病的中晚期。在糖尿病腎病的Ⅲ期,血壓開始升高,並逐漸加重。如在糖尿病未出現腎病之前或在糖尿病發生前血壓升高,多為原發性高血壓,而出現腎病後血壓升高,病情將更加嚴重,治療上也會更加困難。
2.如患者以動脈硬化為主,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升高;如以腎功能不全為主,特別是有明顯浮腫時,收縮壓及舒張壓都會升高。
3.糖尿病腎病患者多伴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血壓波動大,控製較難,部分患者表現為臥位高血壓及立位性低血壓。
4.高血壓常伴隨其他並發症,如心腦血管病、視網膜病變等,糖尿病腎病和視網膜病變同時存在的概率可高達80%以上。
5.高血壓是糖尿病腎病的主要表現之一,又會促進腎病發展,使血壓進一步升高。
6.血壓控製標準嚴格,糖尿病患者血壓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應進行降壓治療,使血壓控製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合並腎病患者血壓應控製為125/75毫米汞柱。
科普小課堂
腎性高血壓發病的原因
腎性高血壓主要是由於腎髒實質性病變和腎動脈病變引起的血壓升高,在症狀性高血壓中稱為腎性高血壓。其發病原因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