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們不願意接班,原因並不複雜,他們中的多數人視野與“草根”特色的一代相比更開闊,多數擁有海外留學或名校經曆,但缺少壓力的曆練,更多人喜歡新興經濟如網絡、投資行業等。對於父輩們的實體經濟他們往往感覺太辛苦,在傳承責任和自我意識上,更願意自己去闖蕩,而不情願承擔財富傳承的責任。
在股神巴菲特眼裏,“富二代”被看成是“幸運的精子”——他們擁有比別人更多的財富不是因為他們自己,而是因為上帝。
為什麼一些歐洲家族企業能夠基業長青?就拿愛馬仕、FERROGAMO來說,上百年的曆史下來,子孫很多,他們會非常嚴格控製,仔細挑選家族中適合經營這門生意的人,才會讓他(她)進公司,而且要放在全球不同部門去鍛煉。在進家族企業前,最好在其他公司鍛煉過,從底層做起,能做出成績,才安排回家族企業工作。
也就是說,首先他們要證明自己有能力,不是靠前輩的蔭澤,而那些沒有經營才能的人,等著拿股票分錢就是了,不要進公司“添亂”,一大群“皇親國戚”,操盤手們就沒辦法幹活。
對於民營企業“富二代”來說,父輩的財富積累是一種幸運,這就好像是含著金鑰匙打開了財富之門,與之連體的是,“富二代”也肩負著父輩們的旗幟——公司興衰的責任。一些家族企業的所有者讓子女認為,“這裏總歸有你一個位子”,尤其在中國,你如果是“富二代”,就算你是傻子也要安排進公司的。
如果你考察過國外一些家族企業,你會發現很多家族公司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第N代了,卻依然一枝獨秀、富甲天下。如此長青,幾乎每個繼承者都經過磨礪,十分優秀。這是發達國家和中國家族企業傳承真正的不同。
中國最近30年來,家族式企業已經十分普遍,“富二代”不想承襲父輩們的辛苦與無助,這其實不僅僅是中國家族企業所麵臨的難題,當然更為宏觀的因素在於,中國當代財富史太短,缺乏家業長青的優秀範本和良好傳統,更多人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或許再等一段時間,中國的家族企業傳承也能真正長青。
你怎麼看中國的“幸運的精子”們的接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