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開設快遞業務(1 / 2)

80年代電視機還沒有普及,也沒有互聯網和各種多媒體。所以依舊還是以報紙出版為主,報紙則是相當考驗撰寫文筆和新聞取材。不僅要突出時代主題,還要貼合當下生活。

對於這個信息匱乏的時代,夏元想著既然是采訪,那就幹脆利用這采訪之餘做下煤炭廠和運輸站的宣傳。

所以他也就在介紹完企業管理經營後,有意無意的插入煤炭廠如何嚴格把控產品的生產,確保品質。

運輸站方麵,則是運用了上一世較為流行的宣傳廣告語:貨物交給我們,必達是第一使命。夏元這一波廣告的植入都被一旁的實習助理一句不落記錄在冊,後邊肯定也是要跟著登報的。

這樣無形中就將產品和運輸服務宣傳出去了,相信在這個時代,僅憑報紙獲取各類信息的人們,一定會更加的熟知梗陽煤炭廠的焦炭品牌,還有運輸站的運輸服務。

埋的這一伏筆,連夏元都對自己感到佩服。本來是正能量的一個專訪,硬生生給他植入了廣告。相信這個時代的人們,一定對報紙廣告是沒有概念的,隻相信專訪報道出來的內容。

通過一個下午將近三小時的專訪,取景拍照等各項工作。吳麗記者成功將她此次任務完成,在婉拒了夏元他們的晚餐邀請後,直接返回龍城。

而這一次的采訪任務,讓夏元這個有才華的青年的印象深深烙在了吳麗的心底。雖然隻是短短半天的見麵,但在她的心底已經升起別樣的感覺。

隨著吳麗一行人的離開,夏元在吃晚飯的時候,把剛從北方回來的姚季亮叫了過來。也囑咐了姚大夥邀請了火車站的龐玉華一起,他要與他們一同謀劃接下來的計劃。

第二天,一家名為“華夏必達”的貨運公司正式成立並開業,而且還是在梗陽這個小地方。連同梗陽火車站運輸公司一起,開通了貫通華夏南北的火車直達貨運專列。

之前梗陽火車運輸公司僅僅是運輸梗陽煤炭廠的煤炭及焦炭一路北上,專送給下遊商。但是華夏必達貨運公司更多的是運送普通貨物,起到專列遞送的作用。

這便是夏元的想法,他要成立快遞公司。但是受限於這個時代的運輸條件限製及發展政策,他還不能大搞特搞,隻能在原來他們運輸站的專線上進行試驗性運作。

這個年代,有華夏郵局,但也僅限是小包裹或者信件遞送郵寄,私人的大件貨物運輸一直是個大問題。

一般能包得起貨車運送大件物品,多是商人及企業。個人更多是托人捎帶,但是捎帶的量和大小受限,費用還高。很多時候跨地區的私人大件物品,很難實現低成本送達。

這也是昨天夏元在受采訪聊到梗陽火車貨運公司時,突然想到上一世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快遞業務。雖然當前時代沒有電商,沒有網購,但是鐵路沿線開展此類的快遞業務還是可以的。

因條件和想法還不成熟,所以暫時就在梗陽火車運輸公司沿線開設接收和發運貨物的服務點。方便鐵路沿線城鎮村三級區域的人們遞送私人物品或商品,還能起到貿易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