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米花在線書庫,歡迎加入米花書友大家庭,我們一起翱翔在文字的海洋裏麵,享受閱讀的無上樂趣##
決策和決策的能力是兩個概念。決策—通過觀察分析而做出決定的過程;決策力—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的表現。
談到決策,通常很多人會認為隻有成人才有決策的問題。其實從小到大每個人每天都在麵對決策。大到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愛人,小到一日三餐吃什麼。
應該怎樣決策?沒有觀察就沒有分析,沒有分析就自然沒有決策。如果分析還是一個相對客觀的過程,是找出現象之間以及現象和原因之間的關係的過程,那麼決策就是一個主觀的過程,即確定自己的行動的過程。我們通過觀察分析出了原因,知道現象為什麼存在了,這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決定自己怎樣做。比如:看到陰天,就會聯想到下雨,那麼就要決定是否要帶雨傘。我們應該從小訓練孩子的決策能力,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做決定並承擔決定的後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出他們獨立決策的能力,這樣的教育才是素質教育。
當一個人有明確的理念時,會勇敢地選擇行動。行動的猶豫不決多半是因為觀念的選擇仍然處於痛苦的篩選中。
遇到問題是否有分析和決策的能力是對一個人的考驗。如果一個孩子遇到問題,沒有決策能力,即使他的考試分數很高,也沒有意義。
孩子們在學校裏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情,但是由於我們不能幫助孩子們去分析,有時還會對他們的所作所為表示出不滿意,或者僅僅關注成績,長時間下去,孩子就不願意和我們交流了。當孩子不和我們交流的時候,我們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機會,孩子們自然也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如果父母能通過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事情來讓孩子理解生活,理解人性,他們才可以對生命中的細節做出更好的決策。
中國孩子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國內可能還好些,一旦出國,這個問題就會很快暴露。為什麼?是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讓孩子自己處理過事情,從來沒有讓孩子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過問題。孩子不是在一天早上突然長大的,年齡隻是一個標準性的劃分而已。所有的存在都是過程。當然這樣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是考試能考查出來的,所以,真的素質教育不依賴分數,而是依賴於生活本身的經曆。
其實,決策的能力就是麵對問題時決策的表現。有的人遇到問題,很快就作出判斷,有的人則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麵對問題時,決策所需要的時間和決策的結果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都可以考證出決策的能力。縱觀曆史上有影響力的人,都是在決策上有超群能力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