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寶出了門迎接,
欽差大人雙手展開聖旨,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1445年7月恩科殿試徐州才子張家寶高中榜首狀元、及第特此詔示天下舉國同慶。 欽此!
欽差大人把第一道聖旨轉到隨叢手上,接爾又拿過第二道聖旨高聲的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經朕詳閱延考典禮、選拔賢良、特賜張家寶進士及第、爾等需各勤學習,勿荒怠惰,欽此!
欽差大人把第二道聖旨同樣轉到隨叢手上,接爾又拿過第三道聖旨高聲的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當今狀元才華出眾,形貌超群,朕賞其能、封寧晉知縣、基石為重、腳踏實地,欽此!
三封聖旨念畢、欽差大人把這三道聖指交到了張家寶的手中。
張家寶謝主龍恩,叩謝之後,他雙手捧過聖旨,張知縣邀進欽差大人擺滿美酒佳肴、又備了厚禮,打點之後,張知縣也望欽差大人在皇帝麵前美言、欽差大人被授為上賓,自是欣喜,席間對狀元郎也多是誇獎。熱熱鬧鬧的送走了欽差大人,這張家連擺宴席直到張家寶赴任。
張家寶被任命寧晉知縣,張知縣倒有些不高興,因為這沒順遂他的心意,可張家寶卻覺得正中其意。
如果進了翰林院,大抵都是編撰國史、擬寫詔製之類,那他離百姓就遠了,像他們家這樣蒙冤受難的人就很難洗血了,他想做官就是要製裁那些以官之權戕害百姓的壞官、爛官、小民違法、無非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案,惡性事件也並不多見。
他從淨禪寺火燒掉崖被師父所救,又與師父深造習術醫學、師父是個隨性的人,他拒絕官中太醫之位,也深曉官家是非之地的險惡,師父也和他講了很多官府中的事件,再小一點的時候都當故事聽了。
可他的家世他是銘刻在心的 ,所以從小在他的內心中就有一個誌願讓破害他們家的人得到懲治、可破害他們家的人就是劉大人,已是官至三品了,他想報家仇也並非易事,所以他隻能讓自己更強大起來。
寧晉就寧晉,對於胸有成竹的人來說,就差一個平台,到哪能擋住他做一番事情的決心呢。張家寶拜別了嶽父啟程去寧晉赴任了。
都說衙門口來八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可哪朝哪代,官非訟事都少不了、人生百態、高低貧富,狗苟蠅營小偷小摸的人、殺人越貨的人、攔路搶劫的人、而像張家寶的錢家被官家戕害的那更是大有人在。
他太年輕了,雖然有朝氣、雖然衝勁十足,但卻顯得十分的稚嫩。
他一到任上、就有擊鼓鳴冤的人、而這幾乎都是陳年老案,上一個知縣未處理的,或者還有上上一屆知縣未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