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聽聽張恒寧怎麼說。”林章峰打斷了小王的話。
“我就想留在拉嘎縣城。小卿在縣裏的小學教書,也有感情了,不想走。我們倆啊,和這西藏緣分深,暫時斷不了,等哪天真想離開了,再來王總手下討生活。”
“想好轉業到哪個部門了嗎?”林章峰問道。
“就是不知道去哪兒,所以想過來聽聽老連長的意見。王指導員都給我說了,因為有個二等功,想去哪個部門都可以,隨我挑。”
“老王什麼意見?”
“他讓我去個輕鬆點兒的部門,能照顧好自己和家。”
“這不像你的作風……如果你真要那麼選,就不會跑我這兒來了。”
“還是老連長懂我啊,哈哈。”
“先不聊這個,晚上吃了飯再說。”林章峰結束了談話。
這是關係到張恒寧後半生的大事,豈可輕易定調,林章峰還要好好想想。
晚上酒一多,話就說開了。
張恒寧說道:“老連長,其實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想轉業進農業局。”
林章峰和小王都很詫異:“農業局?西藏的農業局,可不是一個好單位。”
“但卻是一個可以幹實事的單位。”張恒寧接著說道,“你們都知道,高原上日照時間長,種的蘿卜又大又甜,土豆又大又粉,口感很好。但種植條件差,技術落後,農民賺不到錢,就更不願意種菜了,所以吃菜都很困難。我當年被老連長打入冷宮的時候,沒少在地裏勞作,對種菜很有些心得。隻要用好大棚技術,再成規模化運營,肯定能帶領農民脫貧致富。這樣的話,不僅能夠滿足縣城居民的吃菜問題,還能給附近部隊的後勤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援和補充。”
小王一拍大腿,叫道:“你還記得我們開墾的自留地嗎?我把那裏出產的蔬菜賣給開飯店的朋友,他讚不絕口呢,說上麵種出的蔬菜就是好吃。我覺得很不錯,你要真弄出來了,我也支持你的事業,進你的蔬菜,哈哈。”
對於張恒寧的想法,林章峰思索了整整一晚。
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林章峰鄭重地說道:“小張,你的想法很好,我讚同。隻要你拿出在部隊的那種拚勁,還有什麼事情幹不成、幹不好?”
張恒寧默默地站起來,給林章峰深深地鞠了一躬。
當年9月份,林章峰成為了拉嘎縣農業局的一名普通科員。
他一上任,就東奔西走,去全國各個農業大省考察最新的農業耕作技術,引進優良的蔬菜品種。
在他的一手策劃下,拉嘎縣建設了第一批農業科技種植示範基地,一座座寬敞明亮、常年恒溫的大棚拔地而起。
沒過幾年,拉嘎縣就成為了蔬菜種植大縣,種植的蔬菜不僅銷往西藏各地,連四川、重慶等周邊省份的客商都紛紛湧來進貨。
拉嘎縣的農民數著一年比一年多的鈔票,臉上笑開了花。
蔬菜種植的示範效應一下子就顯現了出來,不僅帶動了更多的人投身到蔬菜種植中,而且帶動了物流等周邊產業和大型農貿市場、公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拉嘎縣至此甩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很多人通過種菜脫貧致富。
拉嘎縣蔬菜種植的經驗被自治區作為典型進行全區推廣,張恒寧作為牽頭人,開始了東奔西走的傳幫帶之旅。
不過,在他的心裏,始終牽掛著雪域高原上的邊防連隊。
他深知部隊後勤保障的短板,隻要一有空,就深入到邊防部隊,帶去大棚種植蔬菜的新理念和新技術。
他還和軍區後勤部門一起,建設了兩個大型的蔬菜供應基地,專門為沒有種植條件的邊防連隊,提供蔬菜供應。
曾經的戍邊英雄,搖身一變,成了擁軍模範。
當他再次站在表彰會的領獎台上,從領導手中接過模範稱號的榮譽證書時,動情地台下的眾人說道:“我曾經是邊境線上的一名普通的邊防戰士,在那裏,我學到了受用一生的人生信條:不管是麵對困境、逆境還是順境,站住了,永不後退!
有的人腿瘸了,是因為他們絕不肯後退一步;
有的人手殘了,是因為他們絕不會丟下主權。
正因為背後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家園,是實力強大的祖國,佇立在邊界線上的邊防戰士們,才永不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