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2 / 2)

2010年4月,省作協組織農民作家年度創作總結座談會。10位農民作家和10位輔導專家聚集一堂,麵對麵交流溝通,交流話題涉及到創作的每一個細節。從小說標題到立意、結構、人物、語言等等。氣氛十分融洽。作家和專家們都興趣盎然,各有收獲。方方主席針對農民作家的創作現狀,發表了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講話。4月9日下午,“我們愛讀書會”舉辦“春耕開始了——鄉土文學作品朗讀會”。農民作家與讀書會會員一起,依次登台,激情朗誦。此時此刻,農民作家的自豪感,被激發出來,並得以盡情的揮灑和張揚。

2011年4月至6月,專家小組對10部書稿進行了認真審讀,並以實名方式對每部作品進行打分,評分標準是:1人物形象豐滿,語言鮮活,有較濃鬱的鄉土氣息,滿分為40分。2結構清晰,謀篇布局(情節、細節的組織)能體現長篇小說的文體特色,滿分為30分。3主題鮮明,情節生動,對現實生活有較獨到的思考,滿分為30分。

2011年7月19日,方方主席、梁必文副主席召集10位專家集中進行書稿評審,討論分析了每一部書稿的長處和不足,認為10部書稿總體水平超出了大家的預期。農民作家在種地或打工的生存重壓下能完成這樣各具特色的長篇小說,十分難得。大家一致同意,由各位輔導專家分別將評審意見轉達給農民作家,請他們對各自的書稿再做一輪修改,爭取10部書稿全部出版。

2011年國慶節前後,10部書稿基本最後改定,輔導老師作定稿審讀,並為書稿寫“跋”,給予書稿較為全麵而中肯的評價。2011年11月14日,10位農民作家和輔導老師一起再聚武漢,說收獲,談體會,交流3年扶持期間各自的創作體會和情感體驗,其樂融融。至此,“一對一”的創作扶持活動,就算告一段落。此後,長江文藝出版社的劉學明社長、王虹副社長組織責編們,快馬加鞭,在一個相當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書稿的編審和校正,使這套《湖北農民作家叢書》如期出版。此間,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尹漢寧、副部長陳連生、宣傳部文藝處長杜海波以及湖北長江出版集團董事長王建輝,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張良成、副局長馬莉、圖書處處長胡偉等,對叢書的出版給予了真誠的關心和支持。特別是尹漢寧部長和陳連生副部長,對省作協實施農民作家扶持計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迄至目前,“湖北農民作家扶持計劃”已經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據不完全統計,湖北電視台、湖北衛視、經視直播、都市頻道、楚天衛星廣播、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農村新報、長江日報、武漢晚報、武漢晨報、長江商報、新華網、荊楚網、火鳳網、湖北作家網、現在網等數十家權威媒體都對扶持計劃給予了關注和報導。其中,湖北日報2009年6月1日專版推介培訓班32位農民作家,刊發他們的照片和文學理念,這在該報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2011年10月31日湖北日報再次以整版篇幅刊發了趙洪鬆、劉長鬆的署名文章《文學夢想,倔強地生長在泥土之上》,並將以《湖北農民作家叢書》麵世的10部長篇小說一一進行了推介。荊楚網、湖北作家網、現在網開辟了農民作家專題欄目。《人民日報》(2011年7月26日)、《中國藝術報》(2011年7月15日)等中央媒體也刊登署名文章,肯定了湖北扶持農民作家的做法。

我們扶持農民作家,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就是“雪中送炭,嗬護農村文化星火”,媒體的關注與支持,使“嗬護”之舉廣而告之,推而廣之,進而使“嗬護”之功更加強化,更加深化,我們對此深表感激。

特別是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領導的重視與關懷,以及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省新聞出版局、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等大力支持,才使此次農民作家扶持計劃得以順利實施,在此一並致謝!

我們不期望一個扶持計劃、一套叢書能使農村文化生態產生根本性的改變,但隨著這套叢書影響力的擴大,農民作家的示範效能也會擴大,我們嗬護農村文化星火的舉措,勢必起到助燃之功,新農村文化建設星火燎原的美景,也就足可預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