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白駒過隙,一晃眼就來到了雍正駕崩的時間節點。
一天的時間裏,康熙雍正父子倆先後辭世,大清史無前例的有兩位君王在同一日駕崩,四阿哥弘曆遵遺詔在靈前登基。
停靈後,康熙帝與孝誠仁皇後、孝昭仁皇後、孝懿仁皇後合葬。雍正皇帝與孝純憲皇後、沒看到弘輝過繼子嗣的孝逸憲皇後合葬。
紅英被尊為太皇太後,因為曾經是和康熙一起住的寧壽宮,所以還是沒挪窩,這寧壽宮大小雖然看似普通 但康熙為了讓自己住得舒服,把周邊的殿宇也圈了進來。
實際上是自南三所後麵,奉先殿、東六宮、北五所左側的地盤都在這範圍內,可是比什麼乾清宮養心殿都舒服,紅英很滿意。
因為紅英沒挪窩,加上頭上沒有母後皇太後,所以慈寧宮讓原來的熹貴妃住了進去。
雍正那些既沒子嗣也沒能當上義母養母的妃子和侍過寢但沒有名分的宮女就在給了名分後去了暢春園和康熙的妃子作伴,總比一起在壽康宮、壽安宮擠大通鋪來得好。
弘時封郡王,其餘的小阿哥年紀還小,通通都封了貝子。公主們雖還未出嫁,但為了開府都提前封為和碩公主。小阿哥小公主們都有了自己的封位和府邸,皆大歡喜。
琅嬅順理成章成了皇後,住了坤寧宮。
大清建立後重修了被燒毀的坤寧宮,按滿族習俗改了坤寧宮的樣式,每日在這裏支大鍋煮豬肉搞祭祀,弄得坤寧宮氣味難聞,比菜市場還吵。再加上之前幾位皇後過得都不算好,一度被人說風水不好不養人。
但第八司建立後康熙父子倆找了一大堆能人異士改了風水,重新修繕了坤寧宮,又將在坤寧宮搞的祭祀儀式改在了奉先殿,年節的妃嬪命婦朝賀等儀式倒是還在交泰殿。
等祭祀儀式一弄完,大鍋什麼的立即從奉先殿搬走,搞大掃除,焚香除臭,總之是不讓它“飄香十裏”。
所以現在的坤寧宮已經可以讓皇後住得舒舒服服的了。
這樣一來,東西十二宮就正好合了後宮二貴妃、四妃、六嬪的主位規製,畢竟現在嚴格規定了皇後在時不設皇貴妃。
兩位大行皇帝出殯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弘曆後宮的冊封。
弘曆這位大清贅婿和琅嬅不敢自己做主,特地來了寧壽宮問紅英的意見。
“皇瑪嬤,皇額娘,這是皇上和臣妾初步擬定的妃嬪位份,請您二位過目。”
紅英並未推辭,接過來細細看過後忍不住皺起了眉。這番樣子嚇了弘曆夫妻一跳。
“太後,你看看吧。”
“是。”
太後接過來看過後,細細思考了一番,明白了紅英的意思。
“是有些不妥。”
“還請皇瑪嬤、皇額娘指點。”
“同是側福晉,為何高佳氏是貴妃,烏拉那拉氏是妃?”紅英直接問出口,她前期做了那麼多鋪墊,看來劇情的影響還是更大。
“皇瑪嬤,高佳氏的阿瑪高斌在朝中正得用,所以……”
“自年羹堯之事後兩位大行皇帝已經三令五申過,後宮與前朝一定區分開來,家世可以是敲門磚,但不得作為後宮妃嬪的倚仗。這規矩雖然不成文但也是該遵守的。”太後等便宜兒子說完就反駁道。
“皇額娘,那就算不是看在家世,那高佳氏伺候得也是比烏拉那拉氏好,所以……”
“皇帝,你沒懂你額娘的意思。你額娘不是反對高佳氏為貴妃,也不是說讓烏拉那拉氏壓高佳氏一頭,而是說讓他們二人平起平坐。”
紅英再一次打斷弘曆。
“妃嬪進了後宮,伺候得好的確是第一要務這沒錯。
但皇帝,這次不是後宮妃嬪晉升,而是給你潛邸出身的妃嬪初封,應該按規矩來,否則豈不是亂了套。
我問你,烏拉那拉氏可有大過?”
弘曆夫妻倆都不說話,烏拉那拉氏雖討厭、假清高,但大過的確沒有。
“二人可是皆無子嗣?”
弘曆再次沉默。
“二人可是同為側福晉?”
弘曆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二人同為側福晉,皆無子嗣。嚴格來說烏拉那拉氏是你皇阿瑪賜下的,高佳氏是後來升上去的。而且烏拉那拉氏並無大過,那高佳氏也無大功,你這般做豈不是有意折辱於烏拉那拉氏。”
紅英撐著頭揉了揉“你說烏拉那拉氏如今不得用,但是它畢竟是滿洲大姓,姻親眾多,倒是不好下定論。
高佳氏是你在你皇阿瑪和皇瑪法定下‘包衣女子不得為主位、所生阿哥不得繼承皇位’的規矩前踩著時間單獨求你皇阿瑪為她抬的旗。這些加起來,你怎敢在初封就讓高佳氏壓烏拉那拉氏一頭。
而且你皇阿瑪的兩位皇後皆出自烏拉那拉氏,你這般就不僅僅是折辱了烏拉那拉側福晉,而是整個烏拉那拉氏全族,還有剛剛和你皇阿瑪合葬的孝純憲皇後和孝逸憲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