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6(邊緣化大如,不喜勿入。)(1 / 3)

自內務府出事後,康熙和雍正都覺得皇家內務不能再這麼管,便拉著紅英一起商量對策,對於紅英的能力他們都是認可的。

紅英想起來以前看過的一部港劇,在參考過後依據情況提出了改內務府為尚宮局,建立女官、內官製度。

除對標劇中設定的執珍司、執設司、執衣司、執膳司外,又新增了執禮司、執賢司兩司。

執禮司專管年節習俗、宴會、歌舞等。

執賢司專管人事。

尚宮局女官、內官每五年換一次差事。

康熙父子沒意見,對“尚宮局”這個新型內務府沒多大的意見,但就內官、女官這一點倒是疑了好久,好在最後還是同意了,隻是又商量著增加了一個管各項雜事、後勤工作的執勤司,把浣衣局什麼的也並了進來。

辛者庫到還是沒動,還是幹苦力,哪裏需要哪裏搬。

等他們按照這個樣子運轉一段時間後,試情況又增加了除七司以外的第八司,沒有名字。

如同康熙的暗衛,雍正的粘杆處和血滴子一樣,第八司在暗處,專門監管後宮、皇子公主、宗室們。

一旦品行有違或者觸犯律法就直接捅出來,不論犯事兒的是誰,皇帝必須處罰。紫禁城的角樓上放了幾個大鍾,一旦有事,早朝前會被敲響,皇帝讓人去角樓拿折子看是誰犯了什麼事。

第八司甚至不對皇帝負責,隻管他們辦事。

這樣的確是有傷皇家顏麵,但傷的又不是康熙父子兩管的大清顏麵,哪怕真的傷了,但也不得不說這種方法對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大有好處。

本來父子倆還有遲疑,但在紅英讓係統把現在八旗的情況和後宮、宗室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捅出去後,父子倆還是同意了。

至於不對皇帝負責,因為誰也保證不了大清代代出明君,總會有幾個敗家子的。若是好皇帝,肯定不介意這些。若是昏君,也能逼得他不得不處置這些敗類。

說句難聽的,這樣好歹以後亡國名聲也不會太差。

就這樣,尚宮局成立。這尚宮局成立後好處的確多,在宮權依然在她手中的情況下,工作量大幅度減少,可比之前輕鬆多了。

這日,紅英正癱在榻上看折子,卻聽稟告說熹貴妃帶著四福晉一起進了宮,不免有些奇怪,這不年不節的,她進宮幹嘛?

“臣妾/孫媳給太上皇後/皇瑪嬤請安!”

“起來吧,今日這是怎麼了?熹貴妃竟在今日進了宮。”

二人卻依舊跪著不起來,一看就是有事。

“回太上皇後的話,本次選秀,太上皇後和皇上賜人給弘曆,本是弘曆的榮耀,但弘曆媳婦卻在這批進府的秀女中的一位上出了紕漏,臣妾特地帶她前來請罪。”

“秀女?離秀女進府已過去兩個月了,能出什麼紕漏,莫不是她惹了事?”

琅嬅被紅英問得臉色通紅,訥訥地說不出話來。還是熹貴妃接過了話茬。

“回太上皇後,秀女珂裏葉特氏溫柔嫻靜,太上皇後將她賜入府中本是好事 隻是這……”

紅英無奈,原來是海蘭又又又成了“繡女”,原劇情裏海蘭明明是秀女卻去了繡房已經是不合理了,這回她還下了懿旨的,怎麼還是有了這出,看來還是劇情太強大。

“弘曆媳婦,你是怎麼搞的!難不成本宮的懿旨是一張白紙不成,竟這般陽奉陰違!”

“皇瑪嬤!臣妾是真的不知情啊!”琅嬅聲嘶力竭地為自己辯護,她當時看珂裏葉特貌美不舒服,就讓素練去安置她,誰知道素練為了她“好”,居然將珂裏葉特氏帶去了繡房。

因為珂裏葉特氏是如今府裏唯一一個蒙君旗的,熹貴妃就順嘴問了幾句,誰知道琅嬅一問三不知,熹貴妃重規矩,覺得不對勁 就讓身邊的嬤嬤碧水去看了看,才知道這回事。

熹貴妃眼前一黑,如今被太上皇後管著事,宮中可以說法紀嚴明,宮女太監都不能隨意責罵,更何況是對一個下了旨意的秀女。

想想那因為寵妾滅妻,與妾室一起折辱福晉的恒親王和放任不管的宜太妃還有那罄竹難書的隆科多的下場。那一刻,熹貴妃連自己埋哪兒都想好了,匆匆忙忙就帶著琅嬅進宮請罪。

紅英把兩人叫起後就讓人去叫弘曆,看著坐著忐忑不安的兩人,實在無語。

她又沒有那種讓人故意跪著不起身的愛好,怎麼這兩人看著好像還想跪的樣子。

弘曆來了後,紅英沒拐彎抹角,直接將事情告訴了她。

弘曆臉一下子就白了,富察氏她怎麼敢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