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隱逸的奇行與變態(2)(3 / 3)

3.種放:墮落的隱士

種放是個怪人,年紀輕輕,未經曆人生甘苦,就躲人深山,過起隱居生活。

史書稱他“沉默好學,七歲能屬文,不與群兒戲”。及長,父親曾經命令他參加科舉,種放以自己學業未成,不可妄動推辭,常常到嵩山和華山去遊玩,“慨然有山林意”。沒多久父親死了,幾個兄弟都很勤奮,致力於科舉為官,種放則帶著自己的母親到終南山去隱居了。他們在終南山蓋了間草屋,“僅庇風雨”。隱居的同時還教書,“從學者眾”,拿教書換來的錢供養母親。他母親也是個安貧樂道的人,每日粗茶淡飯過得也很開心。

種放學會了辟穀之術,另外在終南山頂蓋了一間房子,整日望雲危坐。每當山水暴漲,道路阻隔,沒有糧食吃的時候,隻好吃些芋頭和栗子充饑。他很喜歡喝酒,曾經自己種糧食自釀,還自稱是山野裏太清寂,喝酒“聊以養和”,自稱“雲溪醉侯”。他常常“幅巾短褐,負琴攜壺,溯長溪,坐磐石,采山藥以助飲,往往終日”。他天生不喜歡佛教,曾經把佛經撕裂了做成帷帳,掛在屋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