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2 / 3)

她沒有大雪的紛飛,寒霜的嚴酷,卻顯得幽柔恬清。獨在一個早晨,給大自然賦上一派詩意。

這就是她的品格。

然而,也是在陽光下,無聲息地融去了!

小站老樹

柳樹是家鄉的特產。

這株老柳樹,因坐落在家鄉的小站上而聞名。

盡管,歲月悠悠,一輩子人湧走了一輩人,可誰也無法取代它。它枝繁葉茂,根須緊緊地鉗住大地,巋然磐臥,成為最古的曆史證人。它並不崇高,也不給人淩空於世的感覺,倒象一個矮小粗壯和善可親的老人,連三歲的小孩也可以接受到它的撫摸。其占領四周空間的枝條幾乎可遮住了天空,給更多人以蔭庇。因此,夏季這裏便成了“候車室”。南來的,北往的;立著的,倚著的一一那粗壯的枝幹,都磨得光滑滑。

依然,歲月悠悠。自打有這小站,帶走多少老柳樹的故事,帶來多少天南海北的新事。老柳樹依故——宇宙中,那就是它擇地而適存的位置……祭孟老祥文師

驚聞孟祥文老師去逝的消息,我怎麼也不敢相信——幾天前還在一起小聚,把酒論文,那慈祥、常掛笑意的麵容,那健壯的體魄、樂觀豁達的性格,不知老之將至……總覺得他會不期而至,點上一支煙,泡上一杯茶,遞上一篇稿,或海闊天空一番……然而現實畢竟是殘酷的,倏忽間,便幽明永隔了。他於三月二十七日夜裏,死於心肌梗塞。唉!“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然而這畢竟來得太突然了。

我與孟老師相識已有十餘年,論年齡,他堪稱我的長輩,論學識,他是我的老師,論情感,他是我的摯友。為師長,為友情,我都應該寫篇文章來紀念他。

孟老師是敬業精神很強的人。這正是當代人最缺少的一種精神。他無論是在公檢法戰線、商業部門當一名普通一兵,還是擔任市財貿工會、市商業係統工會主席工作,都使自己的生命象火一樣熊熊燃燒。尤其從事工會工作這十五年來,是他生命之火最熾熱的時候。他始終把立足點放在基層工會,他的身影始終活躍在職工們中間。他點子多,善於組織各種活動,把工會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他注重培養基層工會幹部,是商業係統工會公認的“伯樂”,青年幹部們所尊敬的師長,善解難題的“老解決”。職工們的喜樂憂愁,是他日程中的第一件大事。他走遍了城鄉一百多家基層工會,商業係統的職工幾乎沒有不認識老孟的。誰有難事,他都當自己的事辦,難怪商業係統好多人提起他都淚水漣漣。

孟老是業餘“爬格子”人,這是他生命中最充實的一部分,他的才華,他的勤奮,都流溢於字裏行間,他從一九五三年始人道寫新聞報道,四十餘年來,共在各級各類新聞傳播媒介上發表文章一千五百餘篇。正如他的作品集《群星閃爍》前言中介紹的那樣:“不論是盛夏的中午,或是嚴寒的深夜;也不論是鮮花吐豔的悠然假日,或是五彩繽紛的除夕之夜,總是伏案筆耕”。今年除夕之夜,他就趕寫了兩篇,初七一上班,就笑吟吟地送到《心境》編輯部。他的筆下,多是小人物,身邊事,讀了使人感覺親切,催人上進。他筆下的人物,大多數成為國家、區、盟級先進人物、勞動模範,這裏有孟老心血之慨呀!孟老不僅自己寫,還帶動大家寫,商業界又有多少萃萃才子得益於他的教誨呀!

《心境》月刊創刊後,孟老視之為又一方“綠洲”,為之撰稿,為之鼓呼,甚至為發行奔走。如今孟老離我們而去,《心境》誠失去一大手筆。

不知哪位詩人寫了這樣一首能代表我們心情的詩!“人生有限而無限,曆史無情還有情,薪盡火傳光不絕,長留雙眼看春星。”孟老這束“薪”燃盡了,然而火種卻不絕,他那真誠生活的態度,誨人不倦的精神,助人為樂的情懷,勤奮好學的韌性,都是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是的,隻有充實過的人生才能安眠。讓我們用波蘭作家康德拉墓碑上的詩句獻給孟老吧:

“辛勞過,安眠;破浪之後,登岸……”

願長眠幽岸的孟老安息!

悼憲軍

人的生命竟如此脆弱,脆弱的生命和你磊落標奇的身魄相比,更形成讓人無法接受的巨大反差一一世事何嚐有定期呀?倏忽間,飛來橫禍,竟奪去了你四十二歲的生命!

“黯然**者,唯別而已矣”。可沒想到,和你之別,竟是訣別,竟來得這麼早,來得這樣突然,來得這樣慘烈!看著告別廳牆上你微笑的照片,看著靈框上你冰冷的身軀,幽明之隔難道就這樣簡單?總覺得你勞累了,在那裏小憩,隨時會回到我們身邊。可撕肝裂膽的哭聲把我們拉回這殘酷的現實:你去了,永遠地去了……風為之顫栗,心為之泣血!

你是一個愛崗敬業的人。你時刻踐行著掛在嘴邊的話: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當兵,你是一名好戰士;當警察,你是一名好公仆,你兩次榮立三等功。你甚至苛求自己,不讓責任範圍的工作出一點差錯。出車,你保證首長安全;管理機關事務,你被同誌們交口稱讚。有的人可能一陣子做了好人,做些踏實事,你可是始終如一呀!

你是一個具有強烈責任感的人。有責任感的人,甘願為別人付出。你因此贏得別人的信賴、依靠。社會上值得欽佩的人很多,因為每個人畢竟都有一些長處;但真正值得信賴的人難得,信賴到可依靠程度的人更寥寥無幾了。而你竟贏得那麼多人的信賴和依靠。親人、同事、朋友,你是他們的主心骨嗬!誰有難事讓你知道,都會視為己事去辦,慷慨以任氣,無計得失。用“每見苦心修好事,未嚐開口怨平交”這句話評價你最合適。紛雜的事務壓不垮你,死亡卻無情地隔斷了親情友情的續遞。你可聽到親友的聲聲呼喚!

你為人坦誠,性情直爽,不為地位高者倨卑,不向地位低者居傲。哪怕素不相識的人找上你,你借錢,資物,幹些別人認為“傻事”的事,不悔於色,不戚於言。你善於協調各種關係,時常用幽然的語言拉近和大家的距離。不是工作使然,而是性情使然。你揣著一顆平常心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