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保證自己沒事嗎?”蒂姆又問了一遍。
莉莎仔細地看了他一眼,還能記起他在他們的婚禮上穿著黑色無尾禮服的樣子。她似乎又看到他們倆手牽著手跑向他們的轎車,兩邊各有一排客人夾道向空中拋撒小小的花瓣。莉莎從她的父母跟前跑過,沒有回頭。
“我隻是覺得不一樣。”莉莎說出了心裏的感覺。
突然,莉莎似乎又看到了做小女孩時的自己。她中學畢業了,在離家一千五百英裏遠的地方選好了一所大學,直到她交了第一次學費之後,才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一年之後,莉莎身無分文,但還是把交學費的事設法對付過去了,沒有給家裏打過一個報憂的電話。大學三年級時,莉莎告訴父母自己有了男朋友,蒂姆——莉莎跟他交往已經有一年半了。
回首往事,曆曆在目。
莉莎想事事都自己做主,並且猜想她的父母會接受這些,會支持她的各種變化。但是她的獨立精神告訴她,在她決定回去的時候,他們總是在等她。
“你知道,”莉莎對蒂姆說,覺得嗓子有點發緊,“一周以前,我一直跟爸媽住在一起。我可以離開家去做我要做的任何事情,然後在想回家的時候回去。”她覺得自己說的這些話哽在嗓子眼裏,“可是現在,我不能回去住在自己的房子裏了——我不得不長大!”
莉莎覺得驚訝,她感覺到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流淌。在抽泣聲中,她聽見蒂姆在撥手機。
“喂,我是蒂姆。我可以跟戈麥斯夫人通話嗎?”停頓了一會兒,他說道,“你好,戈麥斯夫人。沒事,我們挺好,隻是我想有人想跟你說話。”他把手機遞到莉莎耳邊。莉莎還沒來得及想好怎麼說,就抽抽搭搭地哭著說:“隻是感覺不一樣,沒別的。”
媽媽已經全都明白了。
“別哭!”她說,她的聲音聽起來非常有力,“難道你不知道,我已經祈禱上帝給我力量放你走嗎?”莉莎擦著眼淚聽她用安慰的聲音解釋說,“那就是生活,不過很快就會好的。”
她跟莉莎說了很長時間,當莉莎最後跟她說再見的時候,已不再哭泣,隻是覺得困倦。
回想起在他們新公寓裏度過的第一個晚上,莉莎笑了。當她躺在蒂姆身邊,被禮品盒和空蕩蕩的屋子包圍時,她不知道自己會如此容易地在不經意間就開始管他們的新住處叫做“家”了。
莉莎現在睡得很安詳,知道她可以離開,也可以回來,一切都會如願,因為她總是在自己家。
如果說一個人一生至少要經曆兩次“誕生”,那麼從媽媽的子宮裏出來是一次痛苦的誕生;而戀愛和婚姻則是我們自主選擇的另一次新生。我們要學著在婚姻中長大。
最美的情懷
戀愛的心是永遠年輕的。
——阿裏斯托芬
奶奶伺候爺爺起了床,然後把他攙扶到廚房吃早餐。爺爺吃完了飯,奶奶又領著他來到起居室,讓他在扶手椅上坐下,爺爺就坐在那裏休息,而奶奶又回到廚房洗盤子。偶爾,奶奶會過來察看一下爺爺是否需要什麼東西。
爺爺中風之後,這一係列的步驟幾乎成了他們每天早上的例行。
爺爺以前是個非常活躍的人,但是現在他左臂嚴重受損、行走困難,再加上說話有些含糊不清,使得他出不了門。將近有一年了,他甚至都沒有去過教堂或走訪過親戚。
每天,爺爺用看電視來消磨時光。當奶奶在忙著一天的事情時,爺爺就坐在那裏看新聞和球賽。他們達成了一個協定——假如奶奶不在跟前,爺爺就不離開他的椅子或者床。
“你跌倒了,我會拚著這把老骨頭去幫你,要是出了什麼事,那誰來照顧我們倆啊?”奶奶經常這樣對他說。她的想法是堅決的,主張老兩口自己照顧自己,獨立生活。這間布魯克林的褐砂石老宅子是他們的第一個家,這裏保留著太多美好的記憶。他們哪怕一天也不想過早離開這所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