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穿越時空的愛戀 (3)(1 / 3)

再見是永遠不見嗎?他在一星期後知道了她的死訊。她在紐約喪生,在那一場舉世震驚的悲劇事件中。當時,他正彎腰拾起掉落地上的一樣東西,忽然胸口一陣劇痛,他大口喘息,跌坐於地上。抬頭便看見電視上正反複播放那一幕舉世震驚的慘劇,茶幾上的電話尖銳地響了一聲便停止了。

午夜,他再點起一根香煙,胸口又在隱隱地痛,他終於知道,她就是他不小心弄斷的那一根肋骨!

為什麼愛情總是讓人魂縈夢牽?它是否就象璀璨的煙花,總是在最美麗的瞬間消逝。因為愛情中充滿了無可奈何和回望莫及,於是我們學會了刻骨銘心、蕩氣回腸。

父愛的奇跡

優秀和明智的父親總是以社會對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兒女。

——杜威

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一艘橫渡大西洋的船上,一位父親帶著小女兒,去和在美國波士頓的妻子會合。

海上風平浪靜,晨昏瑰麗的雲霓交替出現。

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艙裏用水果刀削蘋果,船突然劇烈地搖晃,男人摔倒時,刀子紮進胸口。他全身都在顫抖,嘴唇烏黑。 6歲的女兒被父親瞬間的變化嚇壞了,尖叫著撲過來想要扶他,他卻微笑著推開女兒的手:“沒事,隻是摔了一跤。”然後輕輕地拔出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來,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鋒上的血跡。

以後三天,男人照常每晚為女兒唱搖籃曲,清晨為她係好美麗的彩蝶結,帶她去看大海的蔚藍。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兒沒有注意到父親每一分鍾比上一分鍾更衰弱、蒼白,他看向海平線的眼光是那樣憂傷。

抵達波土頓的前夜,男人來到女兒身邊,對她說:“明天見到媽媽的時候,請告訴媽媽,我愛她。”女兒不解地問:“可是你明天就要見到她了,為什麼不自己告訴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兒額上深深刻下一個吻。

船到波士頓港了,女兒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認出母親,她大喊著:“媽媽!媽媽!”

就在這時,周圍忽然一片驚呼,女兒一回頭,看見父親已經仰麵倒下,胸口血如井噴,染紅了整片天空……

屍解的結果讓所有人驚呆了:那把刀無比精確地刺穿了心髒,而他卻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覺。唯一可能的解釋是因為創口太小,使得被切斷的心肌依原樣貼在一起,維持了三天的供血。

這是醫學史上罕見的奇跡。醫學會議上,有人說要稱它大西洋奇跡,有人建議以死者的名字命名,還有人說要叫它神跡……

“夠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主治醫生,須發俱白,皺紋裏滿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聲大喝,然後一字一頓地說:“這個奇跡的名字叫‘父親’。”

世間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火焰不僅溫暖著我們的心靈,而且為我們照亮了前方的路。

玉米成熟時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愛得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但是,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馬卡連柯

亞斯22歲那年,已經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了。也許是看多了西部片的緣故,一時間,亞斯狂熱地愛上那漫漫黃沙紅土,還有西部牛仔和印第安人。對此他充滿了好奇,於是放棄了工作。家中經濟情況還不錯,他的父親多年已習慣獨自一人,自有他生命的樂趣。亞斯14歲時跟隨父親移民到美國,他一直都是一個聽話的乖孩子。畢業後,他想屬於自己的自由到了。

於是,亞斯開始了一邊打工一邊旅行的生活。

像他這樣身體健康的年輕人,總是很容易找到事情的。因為懷著探尋西部的美麗夢想,無論做什麼他都會快樂。從紐約開始,亞斯一路走過了蒙大拿、猶他、俄亥俄和聖地亞哥,每到一地,他都會記得給父親郵一張明信片。

“爸爸,黃石公園的岩石是紅色的,很美。”——4月23日,蒙大拿州。

“爸爸,納瓦赫的風很大,讓我想起六歲那年你帶我去天山的情形。”——5月12日,猶他州。

“爸爸,收音機說紐約今夜降溫,雨季自明日開始,你的腿又開始疼了吧?請珍重,有急事請找漢克,他會安排好一切。”——5月18日,聖地亞哥。

直到離開墨西哥的那日,一切都不一樣了。

6月4日,亞斯到達離墨西哥邊境不遠的地方,離提瓦那還有一段路程。他站在路口招手。已經很晚了,亞斯想:“如果再搭不到車,我可能要露宿了,不過沒關係,我有睡袋,隻要找到一個能夠避雨的地方就好了。”可是好運來了,一輛半新的吉普搖搖晃晃地停下了。他興奮地奔過去,拉開車門,跟著他的車,往墨西哥邊境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