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幸福就在不遠處 (4)(3 / 3)

這下子,伯爵更惱火了,索性將盧梭和瑪麗永同時辭退了。當兩人離開伯爵家時,一位長者意味深長地說:“你們之中必有一個是無辜的,說謊的人一定會受到良心的懲罰!”

果然,這件事給盧梭帶來了終身的痛苦。40年後,他在本人的自傳《懺悔錄》中坦白的寫到:“這種沉重的負擔一直壓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決心撰寫這部懺悔錄。” “這種殘酷的回憶,常常使我苦惱,在我苦惱得睡不著的時候,便看到這個可憐的姑娘前來譴責我的罪行……”

不輕易說話的總統

人思考越少,話越多。

——孟德斯鳩

卡爾文·柯立芝為自己競選連任,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共和黨的競選口號是:“保持冷靜保持柯立芝。”

自從入主白宮以後,他常把搖椅放在前門廊裏,晚上坐在那裏抽雪茄。比起其他任何一個總統來,他做的工作最少,做的決策也最少。門肯說:“他在5年又7個月的總統生涯中,所做出的最大功績就是比其他任何一個總統睡得都多——睡覺多,說話少。他把自己裹在高尚神聖的沉默中,雙腳搭在桌子上,打發走一天天懶惰的日子。”

人們給柯立芝起了一個“沉默的卡爾”的綽號,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柯立芝真正能做到隻說三言兩語,甚至一言不發,如果他要這樣做的話。

1924年大選時,心急的新聞記者找到柯立芝,問他:“關於這次競選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No(沒有)。”柯立芝回答說。

“你能就世界局勢給我們談點什麼嗎?”另一個記者問道。

“No(不能)。”

“能談一下關於禁酒令的消息嗎?”

“No(不能)。”

當失望的記者們準備離開時,柯立芝嚴肅地說:“記住,不要引用我的話。”

他在加利福尼亞旅行結束就要返回華盛頓時,電台記者們采訪了他,問他對美國人民有什麼話要說,他愣了一會兒,說道:“再見。”

柯立芝知道自己該怎樣應付這種場麵。“如果你什麼也不說,”有一次他這樣解釋道,“就不會有人要你去重複。”

門肯回憶說:“柯立芝作為美國總統的有價值的記錄幾乎是個空白,沒有什麼人記得他做過什麼事,或說過什麼話。”但門肯錯了,實際上柯立芝說過的很多話後來都成了名言警句。

1919年,他擔任馬薩諸塞州州長時,波士頓警察舉行罷工,他對此評論道:“任何人,不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沒有權力舉行罷工反對公共安全。”這話使他在全美國出了名,對日後當選副總統頗有效力。

一堵空白的牆

人生的悲哀,不在於沒有擁有財富,而在於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財富。

——羅伯遜

從前有兩個患重病的人,住在同一家大醫院的小病房裏。房間很小,隻有通過一扇窗子去看外麵的世界。其中一個人,在治療中,被允許下午坐在床上一個小時(有儀器從他的肺中抽取液體),他的床靠著窗,但另外一個人終日都得平躺在床上。

每當下午睡在窗旁的那個人在那僅有的一個小時內坐起的時候,他都會描繪窗外景致給另一個人聽:從窗口向外看可以看到公園裏的湖。湖內有鴨子和天鵝,孩子們在那兒撒麵包片,放模型船,年輕的戀人在樹下攜手散步,在鮮花盛開、綠草如茵的地方,人們玩球嬉戲,後頭一排樹頂上則是美麗的天空。

另一個人傾聽著,享受著每一分鍾。他聽見一個孩子差點跌到湖裏,一個美麗的女孩穿著漂亮的裙子……朋友的述說幾乎使他感覺自己已經親眼目睹外麵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