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與真愛一起跳舞 (6)(1 / 3)

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愛笛·阿瑪剛剛從亞曆桑那州回到家。 那天晚上很冷,月亮高高懸掛在夜空中,愛笛很想早點鑽進溫暖的被窩裏去。當愛笛走在走廊上,準備回到自己的宿舍時,愛笛大學的教授邦妮向她走過來。教授把愛笛帶到她房間,然後告訴愛笛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媽媽出車禍了,目前正在附近一家醫院的加護病房裏接受治療,情況危急。

愛笛走進醫院裏,奶奶把愛笛拉到一旁,告訴愛笛不論在什麼情況下,絕對不可以在媽媽麵前哭。

有個護士把門打開,愛笛看到了好多台機器。愛笛的胃一直翻滾著,強烈的藥水味讓愛笛很想吐。媽媽的病房就在護士室的旁邊。愛笛看到媽媽側躺著,她小小的身體背對著愛笛,她綁滿繃帶的兩腿中間,夾著一個柔軟的枕頭。她很痛苦,因為她連翻個身都辦不到。愛笛慢慢走到她旁邊,用鎮靜的聲音對她說:“嗨!媽媽!”其實,愛笛一直壓抑自己,強迫自己千萬不可以哭出來。

媽媽的身體很虛弱,令愛笛震驚無比。她的臉整個腫起來,兩個黑眼圈尤其嚴重,喉嚨、胳臂都插著管子。

愛笛輕輕地握著媽媽又冷又腫的手,試著保持冷靜。她一直看著愛笛,白眼球一直翻著,手則一直拍著床。她想告訴愛笛她身體有多痛。愛笛把臉轉開,不想讓她看到愛笛的眼淚從臉上滾下來。到最後,愛笛必須離開病房一會兒,因為愛笛再也壓抑不了自己悲傷的情緒。愛笛受了很大的打擊,因為媽媽隨時都可能離開她。

愛笛一整天都陪著媽媽。醫生把呼吸器拔起來一會兒,媽媽才有機會小聲地說幾個字,可是愛笛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媽媽。愛笛很想大叫出來,但是愛笛知道她絕對不可以那麼做。愛笛隻能回到家裏,哭著睡著了。

從那天晚上開始,愛笛的生活就完全不同了。媽媽出事之前,愛笛隻需要當個純粹的小孩子就行了,惟一需要麵對的,隻是青春期的多愁善感而已。愛笛對所謂“危機”的詮釋已經永遠改變了。媽媽從死神那裏掙紮著活了下來,然後要重新學走路。 愛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也有了巨大地轉變:媽媽需要我。在學校裏每天要經曆的磨煉和苦難,從前好像很重要,可是現在不再是如此了。媽媽和愛笛一起麵對死亡,生命對她們而言,都有了新的意義。

經過加護病房護士的細心照料,一個星期後,媽媽的病情有所好轉,可以把呼吸器拿下來,並且換到普通病房養病。媽媽終於脫離險境了,但是她的腿骨完全碎了,不知道將來還能不能走路。不過,愛笛一直感激上帝能讓媽媽活下來。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隻要愛笛有時間,愛笛都會去醫院看媽媽。最後,媽媽的“醫院套房”移到了家。愛笛鬆了一口氣,也很高興,醫生終於答應讓媽媽回家了。

媽媽能再回家,大家都覺得這是幸運。但是,愛笛也必須肩負起愛笛完全不熟悉的工作。雖然有個護士會按期來家裏看媽媽,可是大部分的時間都由愛笛來照顧媽媽。愛笛喂媽媽吃東西,幫她洗澡。當她可以自己上廁所的時候,愛笛也扶著她,陪她走到廁所去。當時的愛笛竟然對媽媽扮演起“媽媽”的角色,連愛笛自己都很驚訝。整個照料的過程不太輕鬆,但是在媽媽需要愛笛的時候,能陪在她身邊,愛笛心裏覺得很舒服。不過,最難的事情,莫過於要在媽媽麵前表現自己活潑快樂的一麵。媽媽忍受著傷口的疼痛,什麼事都得依靠別人,所以心情常常變得很沮喪。為了要讓媽媽的精神好一點,愛笛必須保持笑容。 可是事實上,在愛笛的心裏,愛笛一直在壓抑著自己的眼淚。

媽媽對愛笛的依賴,改變了她們的關係。從前,她們的母女關係很沉重。可是自從媽媽出了車禍之後,她們彼此變得互相依賴。為了把媽媽從死神的手裏奪回來,愛笛要幫她找回重新獨立生活的勇氣和能力。媽媽也得學著接受愛笛的幫助,同時也要接受愛笛已經不再是個小孩子的事實。她們變成最好、最親密的朋友。她們彼此傾訴心事,也很喜歡和對方在一起。

媽媽出車禍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到現在為止,媽媽身體的痛苦仍未完全消失,愛笛看在眼裏,雖然心裏很難過,但是這些年來,愛笛也成長了許多。為扮演媽媽的角色,愛笛學到很多經驗,特別是為人父母的感受:父母擔心子女、保護子女,最重要的是,為子女無條件地付出,給子女不求回報的愛。這是世界上最甜美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