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放棄是一種選擇 (6)(1 / 3)

遇到的困難越多,得到的榮譽也越大。

——西塞羅

安·弗恩斯總認為做白日夢是沒有害處的。在刷鍋洗碗的時候,弗恩斯會幻想自己正在接受本年度最佳電影女主角獎。在清洗燒黑了的炸鍋時,弗恩斯忙著準備領獎答辭。弗恩斯最喜歡在乘火車時做白日夢。弗恩斯坐在南太平洋斐濟群島的家的涼台上,一麵喝雞尾酒,一麵打字,創作一部新的暢銷書。

白日夢的妙處就在於它很渺茫,卻足以自娛,因為在夢與現實之間,還完全地隔著一個家,一份職業和三個孩子。可是最近,弗恩斯意外地得到了一筆相當大的錢,弗恩斯終於可以有一個投資白日夢的機會了。

關於投資忠告的信件像雪片般地飛過來,弄得弗恩斯暈頭轉向。弗恩斯試著做出一個決定:開一家舊書店。

這是大可一試的。孩子們都已長大,弗恩斯有的是時間、精力和資本。為什麼不能買進一家舊書店?要知道,這是弗恩斯從上初中就開始做的一個夢。

後來弗恩斯找到一家至少建於50年前,但依舊美觀、舒適的店鋪。弗恩斯猶豫了一會兒,然後就申請租賃。弗恩斯知道簽約之前自己是無法安眠了。

以後的幾個星期,弗恩斯忙得一團糟。最後,該做的隻剩下把購得的舊書從箱子中取出來,擺上架子了。

當弗恩斯的白日夢成真的時候,弗恩斯覺得自己像是一隻畫眉鳥,巢裏還養著一隻鷓鴣。開業並不鋪張,親朋好友們都來祝賀弗恩斯成功,生意興旺。

3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弗恩斯還在等待著成功。等待著舊書店的盈利。事實上,很多人都以為弗恩斯瘋了,他們從不認為弗恩斯的舊書店會盈利。

沉浸在夢裏度過了美妙的12個月之後,弗恩斯的會計終於來勸她:既然入不敷出,為什麼不肯把書店早些關閉呢?弗恩斯說再等等,也許會有奇跡出現。

有一天,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買了一本《瑪麗公主的禮品書》,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印行的一部精選的散文集。她告訴弗恩斯,她在十幾歲的時候,父親曾送過她一本,戰亂時丟失了。當她再度擁有這本書時,她把它緊緊地貼在胸口。弗恩斯覺得自己也分享了她對青春歲月美好回憶的喜悅。

一個9歲的男孩在兒童書籍的攤位上買了一本5角錢的書。兩天後他又來了。他勇敢地對弗恩斯說:“這本書我曾經讀過,可否換一本?”我同意了。他第三次記憶失誤之後,我們就停止了買賣的手續,索性改為他來借書,然後送還。

若不是弗恩斯開了這舊書鋪,弗恩斯不會有幸遇見那位美麗而神采飛揚的女演員。她來買戲劇腳本時,常常談起她生活中的故事,使弗恩斯為之神往。和她談話就像得到了一張劇院贈券。還有一位先生,酷愛詩歌啤酒,在弗恩斯店裏一呆就是幾個小時,並用深沉流暢的腔調朗誦雪萊、濟慈和田尼遜的作品。

弗恩斯還喜歡一位女士,她翻閱了一個小時,選購了12本書。“但是瑪麗,”她的朋友提醒道。“這些書你可以從圖書館中借到。”

“我知道,”瑪麗爽快地說。“但是如果我喜歡一本書,我就想自己擁有它。”弗恩斯懂她的意思,愛書的人都懂。

弗恩斯投資在一個夢裏,盡管這個夢沒給弗恩斯帶來任何經濟上的收益,但是弗恩斯並不後悔。舊書店不能賺錢,但是能結交很多朋友。還有什麼別的投資能獲得如此豐富持久的報酬? 擁有這意外的收獲弗恩斯心滿意足,因為當弗恩斯與來這書店的讀者、購買者進行心靈間的對話時,得到的歡樂遠遠超過賺到金錢的得意。

小提琴的生活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

——普羅克特

為了闡明亞曆山大·布洛克生活的信條,亞曆山大必須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經曆。

亞曆山大生活的轉折點是他決定不做發跡有望的商人而專攻音樂。他的父母雖然同情他,也像他一樣熱愛音樂,卻反對他以音樂為職業。考慮到他的家庭情況,他們的這種態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亞曆山大的祖父在莫比爾的斯普林希爾學院教授音樂長達40年之久,深受學院師生的熱愛和敬重,他的工資卻不夠維持一大家人的生活。父親常說若不是祖母精明能幹,克勤克儉,一家人非得挨餓不可。所以在他們家,隻要一提到音樂這個行當,大家就會想起那段收入微薄、朝不保夕的苦日子。父母堅持要他上大學,而不準他進音樂學院。最後亞曆山大上了大學,他記得自己當時還挺高興,因為他熱愛小提琴,大部分課餘時間都可以花在練琴上,當然他還有許多其他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