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希爾的太太為了這個孩子,終日淚流不停。但鑽研成功學的拿破侖·希爾卻不願放棄,從嬰兒在繈褓中開始,拿破侖·希爾夜以繼日地在兒子的雙耳位置(因為他沒有耳朵)不斷地激勵他,告訴這個孩子,他是最棒的、是宇宙當中獨一無二的,也不管這個孩子是否能夠聽得見,拿破侖·希爾不斷地對這孩子輸入正麵積極的信念與訊息。
到了孩子3歲時,有一次,拿破侖·希爾無意間發現,孩子喜歡用牙齒輕輕咬著留聲機的邊緣,同時臉上露出極為陶醉投入的表情。拿破侖·希爾終於獲得證據,這孩子可以借由耳骨傳遞聲音的方式,來聽到外界的聲音。也就是說,拿破侖·希爾不斷在他耳骨旁輸入的那些正麵的訊息,能夠有效地讓他聽到。
從此以後,拿破侖·希爾要求全家人,不要再將這個孩子當作殘障者看待,而用一切對待正常人的態度來與他相處。連這個孩子上小學時,拿破侖·希爾也獨排眾議,不讓他進入特殊教育班級,堅持讓他與一般的小朋友共同學習。
雖然拿破侖·希爾的一意孤行,的確造成這個孩子在學習上的極大困難。但拿破侖·希爾用他的耐心克服了孩子學習上的障礙,他每天用加倍的時間,來幫助孩子複習功課,終於使得孩子順利地升上大學。
在大學中的歲月,是孩子一生中的最大轉折點。由於一次試戴新型助聽器的經驗,這個孩子第一次聽到清楚的聲音。再加上父親拿破侖·希爾從小到大不斷地鼓勵,這個孩子勇敢地去找生產助聽器的廠商,要求合作及改良助聽器的品質,並成為那家助聽器廠商的代理人,從而幫助無數失聰的人們得以重新獲得聆聽的能力。
從小事改變自我
要贏得光榮名譽,須經過崎嶇小徑,爬上那座通向不朽聲名的峭壁上去!
--維加
一大群人聚在一起閑聊,其中一名中年人無意間提到,一雙劣質的襪子改變了他的一生,眾人皆不相信,於是這個中年人便娓娓道來。
在中年人還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和朋友相約,打算去遠地旅行。出發前幾天,他卻因為伐木時不小心,弄傷了腳。
當時腳上的傷口很小,他也不以為意,隨便敷了藥,便不去管它。沒想到,他所穿的那雙劣質襪子上,深色的染料具有某種毒性,汙染了他腳上的小傷口,造成嚴重的發炎。
眼看腳上的傷口令他的腳腫得有兩倍大,不得已,隻好取消和朋友一起去進行的計劃。正好當時有一位著名的演說家,來到他所居住的鎮上,閑在家中無聊的他,也就撐著拐杖,去聽聽那位演說家的演講。
一場演講下來,演說家所說的內容,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讓他覺得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甚至決定繼續求學,為將來做好準備。
從那一天開始,因為襪子引起腳傷發炎的這個男子,在一切事情上都加倍努力,不再虛度時日,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極大的轉變。
他的名字叫做詹姆斯·加菲爾德,最後成為法國總統。
尋找
幫助他人也就是幫助自己,世間的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
--愛默生
那時,利特挺年輕,有一回利特停車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裏,一位附近的農夫倒車時不小心將利特的汽車撞癟了一塊,而利特並不在場。當利特前往取車時,發現車窗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麵工工整整地寫著一行字:“我們等著您。”下麵是一個電話號碼。
後來利特是如何在農夫家的飯廳裏同他相見,並交換各自汽車投保情況的情節,利特已想不起來了,但利特清楚地記得,當利特就農夫主動承擔責任的精神表示感謝時,他平淡地回答說:“這是我們做事的習慣。”他的妻子則微笑著在旁用圍裙擦幹手,附和著丈夫的話。
許多年過去了,可利特始終記得這場麵、這句話。這對正直、體貼人的農家夫婦生活得好嗎?利特決定再次拜訪他們的農舍。
帶著自家烘製的餡餅,駕駛著汽車朝佛蒙特州的南部駛去。一路上利特使勁地搜索著記憶中的小屋。停下車,利特向路人描繪著記憶中的農場--低矮的蘋果林邊有一個石頭砌成的穀倉,大片的向日葵地,屋前的花壇裏種著太陽花、瓜葉菊和毛地黃。路人笑著對利特說:“我們這個州有1/3的地方類似這樣,先生,除非你能說出姓名。”可利特說不出。